一直很喜歡吃豆腐,用豆做的食物都愛屋及烏,特別喜歡日本人的「湯葉」,在鍋裏把豆汁煮啊煮,然後調到文火,鍋面稍冷,凝結出一層層豆的薄膜,及時小心撈起來,就變成薄薄軟軟最新鮮的腐皮。
這種吃法,不知道有沒有港式名字,日本叫「湯葉」,真是一葉知乎所以,豆湯中漂浮的一片葉,未吃先給名字帥倒了。這種「湯葉」也有非自助的,先弄好了,變冷點上桌,捲成一坨花瓣般,沾一些酸汁液吊味,又好吃又健康。
是的,一向美味的東西都有害身體,有個最簡單的法則,根本不用看書上網找,但凡好吃的都有害,清淡的都有萬用功效,完。
於是回港後也想照辦煮碗,跟朋友在家弄一個港產湯葉,若得其竅門,往後可以常吃。先買濃郁最原味最好的豆漿,湯汁還沒完全滾燙,就已經傳出陣陣燒焦味,別說「湯葉」,連豆汁火鍋也毀了。最後只好用現成的豆汁火鍋湯包替代,不知可有會做菜的高人能點出失敗原因。
早前在東京一家豆腐餐廳,豆腐食制何止一國兩制,製法之多元,豆腐迷一定會覺得之前想像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除了豆腐雪糕、芝士雪糕,還有一道牛油果豆腐,賣相很美,黃綠白混成一塊,口感像吃下有黃豆香味的牛油果,又不會太膩。
於是又嘗試照辦煮碗,用攪拌機把豆腐跟牛油果來個大融合,少了凝固劑,當然只變成有牛油果味的豆漿,後來更乾脆用豆漿攪拌牛油果,喝下去也很滿足了。
台灣的牛油果叫「酪梨」,比外國的大三四倍不止,很方便做菜,朋友更推介說,酪梨營養好脂肪又屬於無害那種,很適合我這種平常不吃午餐的人吃。以為我的健康飲食人生,終於有一個能美味健康兼得的食物。過不久,又有專家跟朋友說,果類中,對心血管有害的,就是牛油果,替代品最好是蘋果。此時忽然像給蘋果樹掉下來的蘋果砸中了,頭腦一清醒,天下果然沒免費午餐,牛油果那麼豐腴,怎麼會是好東西呢?
又到後來,身為豆迷,幾乎天天榨一杯豆漿喝,又有朋友說,黃豆有很多雌激素,多喝會導致xyz一大堆,真有走投無路的感覺,逼得我開始相信一名病友的豪言:管他呢,有位大內密醫告訴我,吃得開心,就是吃毒藥也有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