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建制派活該受林鄭的氣 - 盧峯

蘋論︰
建制派活該受林鄭的氣 - 盧峯

自從前幾天在特首答問大會上被林鄭月娥擺了一道,「踢爆」建制派是收緊長者綜援資格幫兇以後,一眾建制派政黨及議員的反應是可笑、可憐與可鄙。而他們到現在還不能為自己找到說得過去的下台階,實在是窩囊之極。

閉眼通過弊政等同棄議員責任

稍稍想一想當天林鄭月娥的回應就知道她心目中根本不把建制派議員放在眼裏,只把他們當成通過政府法案、撥款、議案的橡皮圖章。要知道當天首先提問有關收緊長者綜援申請資格的是新民黨議員容海恩,這位女士除了自爆一些笑話、喜訊如懷孕以外向來沒有甚麼殺傷力,一派人畜無害的模樣。今次她提出這個問題絕不是要為貧困長者請命,更不會窮追猛打,林鄭輕輕打發或官腔一番,說會關注影響本就可以了事。誰知這位特首話鋒一轉就掉轉槍頭反擊議員特別是建制派議員,指新政策由他們批准,現在要求收回反令她「驚訝」。

林鄭顯然覺得建制派既已上了政府的船便只能跟着政府走,即使政府是暗藏「蠱惑」或「陰招」他們也得照單硬食,不該質疑抗議,否則特首會感到「驚訝」。由此可見,在林鄭眼中建制派該老老實實做橡皮圖章,不該有甚麼異議。

也許,林鄭並非故意讓建制派橡皮圖章的身份原形畢露的,她的言行可能只是一種Freudian slip或不自覺擺出官威。畢竟她上任以來政星高照,近半年來更得到習大大一再力挺,地位牢固,霸氣自然按也按不住,發作在建制派身上就不奇怪了。

當然,建制派也是自己「攞嚟衰」。文雅點借用西諺的說法是:「They have only themselves to blame。」第一,他們那種不問是非、不問情由硬要通過預算案以示自己忠誠可靠的態度等同放棄了議會及議員監察政府的責任,等同把自己效忠的對象從選民、市民改為政府與政權。因此,當日閉眼通過害民的弊政除了怪自己以外還可以怪誰呢?

此外,政府來個暗渡陳倉把收緊長者綜援的建議放在厚厚的附錄文件無疑打茅波,令議員不易察覺。可建制派議員人多勢眾,資源充裕,助理人手比泛民主派議員多得多,他們最沒理由看漏了這些隨財政預算附送的「票房毒藥」。若他們在審議預算案時不是急於通過,而是及早提出問題表明反對,即使最後不能不通過措施也有點遮醜布,說自己已經盡力。現在他們到措施即將執行才在特首答問會上提出關注,一派如夢初醒的模樣。這樣的馬虎塞責實在難以自圓其說。

拒跨黨派合作  願當橡皮圖章

更可憐的是,建制派政團吃了林鄭的死貓後一直不敢反抗,連一起出聲明譴責批評也沒有,只懂在大氣電波為自己叫屈,又叫政府考慮甚麼補救方案如派額外津貼予受影響的申請人。其實,泛民主派提出了一個可行又合理的回應,他們呼籲建制派合作逼政府收回成命重新再議,不然就否決新財政年度的預算案。

這個方法不算激烈卻相當有效。一方面各派議員合作有能力逼特區政府改變做法,光明正大的重新拿出收緊綜援申請建議作諮詢,讓社會、議會認真討論後再作決定。另一方面,跨黨派合作可以重建議會的公信力及權威,表明議會不會硬食政府的不合理建議,並可以藉此修補議會長期的裂痕。可惜,建制派不敢接招,推說不應因個別政策而影響整體政府財政,變相表明自己甘心情願繼續當橡皮圖章,任由特區政府予取予攜。

既然連反抗、質疑政府不合理政策的意志、意願也沒有,下一回林鄭再修理他們時,建制派議員就不要再吭一聲了,因為他們活該成為當權者的出氣袋!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