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見得:進步神速 越南[+2]捧得過 - 何輝

何以見得:進步神速 越南[+2]捧得過 - 何輝

【名家足路】今次亞洲盃全部球隊已亮相,各種原因,相信大家發現實力差距沒只看表面名字般大。例如中國及南韓分別面對吉爾吉斯及菲律賓時;又例如澳洲可輸給約旦;又如前說,進步中的印度可大勝泰國。此外,比賽在香港時間下午七點開始,在太陽未落下時,東亞球隊都受到氣候困擾;至於新敗的越南對伊朗受讓太多,[+2]可博。(球賽編號:星期六3;now670台今日7:00pm直播)

身材輸蝕意識搭夠

今屆場邊是一勝景,納比、沙哲朗尼、艾歷臣、保羅賓度、基羅斯、古柏、前森多利亞南斯拉夫名將卡坦歷、阿根廷出生的西班牙國腳比斯、前比利時助教波基爾文斯、阿曼的荷蘭籍教頭華碧克、教過南華的高世安,及一眾在亞洲執教的歐洲教練。

另外,越南足球發展很快,現今國家隊教練是南韓的朴恒緒,他以往八、九十年代是班霸樂喜金星(Lucky Goldstar,LG的前身)的全能中場。由於筆者效力的海蜂與樂喜金星是姊妹會,所以間中便互訪友賽。到2002世界盃,朴恒緒是殿軍教練軒迪克的助手。當年筆者一眾隊友都會戲稱其名字為「撲恒水」!年尾非常合用!越南首仗雖敗予伊拉克,但互傳令人感動,普遍個子不高,惟位置的保護及隊形維繫都出色。本地足球、機構甚至整個城市都應看看越南,在客觀條件仍不算好之下,怎成為東南亞勁旅!

這個「勝景」,換個角度值得重視!為何亞洲大部份國家隊教練都是外籍或來自歐洲,而在高成本下仍作這選擇?除了歐洲教練更具級數外,是亞洲沒教練人才?還是文化及制度上令選擇傾向外籍教練?各處鄉村各處例,但這在其他洲際大賽不常見。除非這些歐洲教練在該國或地區有明顯傳承,但長遠來說就會證明是文化及制度問題,並非好事。

一眾球隊中有兩個「順理成章」,吉爾吉斯球隊比斯基克及土庫曼球隊艾田阿斯亞都有11人入選,兩隊教練兼教國家隊,分別是基斯甸寧及賀查基迪休。論到實力,日本、伊朗及南韓較突出,南韓在孫興民歸隊後會增加明顯突破點。其鄰國北韓的足球已明顯落後,大家也不難發現,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下,足球是有明顯發展。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