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特區政府花大錢請大灣區推廣的微信公眾號,那可是月薪7萬8千元,感覺只有一個:人傻錢多快來!
7萬8千元!年薪近百萬,請一個微信管理的小編,你問問《100毛》那個小編,他得到幾毛錢了?對不起我錯了,人家小編可能得到了7萬8千股份呢。
花錢不是問題,最重要是花得值,花在對的地方;你說大家都是足球員,幾千元也能請一個本地的,為甚麼要花幾千萬還是周薪請一個呢?因為人家那叫C朗。7萬8請一個微信小編,居然要求甚麼10年的資歷,傳媒相關經驗,那玩意跟這個微信小編有半毛錢關係嗎?
特區政府既然希望跟大灣區融合接軌,就得看看國情。現在微信流轉得厲害的,都是用甚麼詞?寫甚麼句子?你不懂,我上網一搜,居然還有個網站教你「如何寫好微信公眾號的標題」,羅列了一系列的用字技巧,我舉幾個例子,網友肯定有印象,因為現連FB也流傳這種煽情灑狗血的標題了。
網站說有幾個關鍵字一用就靈﹕「震撼/你知道嗎/看後秒懂/刪前速看/太震撼了/傳瘋了/金子般的十句話/朋友圈都在轉」。
另一個關鍵是,標題要長,10至30字為佳!你看看,30個字才叫長度適中﹗如果真是讀傳媒出身的甚麼十年經驗的記者,幼受庭訓都叫標題要用字精準洗練,能8個字講完的絕不能用9個!
但新世代打破規限,譬如《清朝一男子和自己妺妹結婚,生的孩子卻聰明絕頂,聞名於世》……他媽的這都一篇文章的長度啦!你別笑,卻是很吸睛的標題示範。
還有一款是借用名人,譬如《李嘉誠不告訴別人的做生意秘訣》。
香港要出一個微信標題,應該是《看完淚崩!地盤出大事了!鐵路局不告訴你的三件事!那些螺絲居然是這樣入的!你還敢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