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大的病 - 馮睎乾

世上最大的病 - 馮睎乾

近日公映的《我不是藥神》,半年前已在大陸上畫,改編自真人真事,國內叫好叫座,更引發大眾關心重病患者處境。電影主角程勇不是病患者,最初只是個販賣印度神油,唯利是圖的商人,隨着劇情發展,才慢慢昇華為濟世為懷的「藥神」;但現實原型陸勇本身就是病人,似乎從未想過賺錢。

讓我簡單講講真實的故事。陸勇是無錫一家針織企業的老闆,他在2002年三十四歲時,確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按醫生建議,每月服用一盒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而每盒價錢是23500人民幣。兩年後積蓄差不多被掏空了,但也是命不該絕,給他偶然發現了「印度格列衛」(印度生產的仿製藥),藥效是瑞士正版99.9%,但一盒僅售4000元。他自己試服後,覺得有效,於是好心推薦給病友,還通過QQ代他們團購。其後團購價更降至每盒200元,造福無數病人,陸勇亦被封「藥俠」。

即使藥物確能救人,但據中國法例,沒有批文即屬「假藥」,而陸勇為方便匯款,又在淘寶買了三張銀行卡,結果在2013年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陸勇在看守所被關百多天,千名病人聯署求情,政府終決定不予起訴,陸勇奇蹟獲釋。以上情節跟電影不同,但考慮到戲劇效果,那改編也很合理。片中有一金句:「這世上最大的病,是窮病。」確實為電影畫龍點睛,但我不太認同。

窮只是病徵,不是病。世上最大的病,叫「貪病」。窮人的存在,主要是由於少數富人拚命圈錢──拚命的意思,是拚掉別人的命。隨手舉一例:惡名昭彰的圖靈製藥前CEO沙克雷利(Martin Shkreli),得到抗寄生蟲藥Daraprim的生產許可證後,竟將每粒藥丸的價格,由13.5美元提高至750美元!能奈他什麼何?香港樓價不也一樣?全本《聖經》,我覺得只有兩句話顛撲不破,一是舊約的「貪財是萬惡之根」,二是耶穌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