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 陳帆稱非托市

改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 陳帆稱非托市

【本報訊】長遠房屋策略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六比四調整為七比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於立法會表示,調整比例純粹是照顧基層市民上樓需要,並沒有任何「托市」的考慮。至於政府至今未有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八個優先選項作具體回應,陳帆表示政府正審視土供組報告,對任何建議持開放態度。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出席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立法會議員范國威關注未來私樓供應減少,當中卻有逾兩成是滿足非本地買家需求,擔心調整比例下,政府一旦如放寬按揭成數,私人住屋市場的單位供應減少,進一步增加需求,客觀上出現「托市」效果,要求政府考慮實施非本地買家的限購令。

每年會檢視公私營比例

陳帆重申長策的估算是基於人口結構轉變,沒有任何「托市」考慮,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是為了照顧香港市民需要。他又指,未來10年房屋供應目標,按長策訂立的框架,根據客觀數據,當局一直公開透明交代預計供應量,每年亦會檢視公私營比例。

民主黨議員尹兆堅則關注,政府未來五年只可興建108,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質疑難以達到未來10年興建248,000個單位目標。陳帆則指未來逾200幅改劃用途用地如獲通過改劃,連同新發展區,有信心追趕目標。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