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輝覓地腹背受敵 權貴把持利益 基層水深火熱

黃遠輝覓地腹背受敵 
權貴把持利益 基層水深火熱

【本報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剛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小組主席黃遠輝回顧過去16個月工作,自言對土地問題認知加深,有感土地問題停滯不前,其中原因與土地涉及千絲萬縷的龐大利益,既得利益者不肯放棄。他又指,擔任小組主席已「預咗」捱罵;被基層人士罵,令他學到同理心,被權貴罵,則認為對方應以大我利益為重,令他感悟做人要謙卑。
記者:曾偉龍

黃遠輝認為土地涉及龐大利益,既得利益者不肯退讓,令香港土地問題難有進展。謝榮耀攝

有「公職王」之稱的退休銀行家黃遠輝,先後擔任前長策會委員、城規會副主席、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和環諮會主席等多項公職,前年被特首林鄭月娥委任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主持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小組終趕於去年底遞交最終報告,提出八個優先選項。

土地問題是要追落後

由長策會到土供組,地荒問題謀而未解,一份報告如何把香港帶出困境?黃遠輝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土地問題是要追落後,提交報告後,短中期土地供應仍不夠數,但「大辯論」令社會各階層認知土地問題的逼切性,「大家知道棕地係乜嘢,可能諮詢之前(一些人)連粉嶺有個高球場都唔知」,政府制訂政策時不可迴避逼切問題,覓地時亦獲社會理解。

經過16個月工作,黃遠輝看透地荒問題裹足不前的癥結。他有感而發指,香港是有地發展,但地價高,土地利益大,涉及不同持份者千絲萬縷的利益,各不相讓;舉例指棕地租金跟市價相差7倍,自然令作業者不肯放棄利益。他認為破解之道在於達致社會大我利益時,可向小我影響作補償,兩者取得平衡。

諮詢期間,利益集團發功、民間聲音吶喊,權貴公開批評小組為「廢柴」、「儍仔」,亦有基層在論壇上咒罵。黃遠輝稱不感壓力,樂意聆聽不同意見,又坦言「預咗」,因為證明了小組定位在客觀持平的位置,沒有向任何一方傾斜。但黃卻在捱罵中有感悟,稱曾出席諮詢會時被基層人士當政府人員般罵,「倒轉位置,我都有怨氣」,看見市民水深火熱,令他學懂謙卑;而權貴持份者因利益被動搖,肆意攻擊小組,沒有同理心,亦提醒他需要謙卑,應懂得尋求大我利益,解決香港問題。

認為最終報告值八分

小組工作逼切程度堪比土地問題,黃遠輝形容小組撰寫報告時間緊迫,雖可準確反映主流民意,但如有更多時間,應在土地供應策略部份寫清楚覓地機制,以及設立土地供應預警制度,故認為報告值八分。他又謂諮詢過程中,最深刻不是捱罵,反而是巡展期間向他送上水果、蛋糕的市民。

他又稱連場諮詢難免辛苦,但得着仍比付出多,可接觸不同階層人士,亦認識到不少新朋友,相信過去16個月經歷將長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