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拜恩(Kobe Bryant)接受前職業運動員、暢銷作家兼創業家豪斯(Lewis Howes)的訪問,談自己成功之道,其中敍述一段少年經歷很有意思。高比六歲時就舉家移居意大利,每逢暑假才返老家費城。三歲就開始打籃球的高比,在11歲那年首次參加當地著名的Sonny Hill夏季聯賽,這賽事雲集許多費城以至美國各地的優秀青少年球手,十分著名,而高比的父親祖拜恩(Joe Bryant,前NBA球員)年輕時也在這兒揚名。高比第一次打這聯賽成果如何?許多球迷大概會難以相信,他說自己當年完全被同齡的對手打敗,表現非常糟糕,一整個夏天連一分也沒得過!
沮喪的小高比是如何克服這難關的?其實沒有甚麼特別秘密,就是決心和堅持。回家後他每天持之以恆練球,而且更專注着重最基本工夫,那一項覺得不足就去拚命加強它,不行的練到行,如此而已。這樣持續了一年,下個夏天他再戰費城,開始發覺自己跟對手已經有得拼;再堅持苦練第二年,同時高比的身體開始長肉,發育得更壯實了,配合累積兩年的紮實基本功,回到費城後就實力大爆發;相反一些以前較高比厲害的同齡對手只靠早熟的天賦打球,卻不重視加強全面技術,突然全都被他比下去。那年高比打完Sonny Hill,一躍成為全州最佳少年球員,開始受到關注。事隔不過兩年,這就是堅持的累積威力。
除了嶄露頭角,高比這段經歷更大的收穫,是養成一股對苦練變強的無比執着,成為他日後的最重要成功資產。當然,如果說高比日後成為巨星完全不靠天分是騙人的,但NBA中具有超卓天分的人多如過江之鯽,為甚麼能夠成為像高比這等傳奇球員的卻如此稀少?這股對努力的執念,正是分野。
所以常有人說,一個新秀被怎樣的球隊選上,往往足以影響他的成就高低,原因在於那球隊的氣氛和文化,會令他養成怎樣的work ethics,長遠可以產生差天共地的不同結果。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