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跑步初哥大敵──時間和距離 - 伍家謙

SUNDAY:跑步初哥大敵──時間和距離 - 伍家謙

真正跑者是沒有休季的。不過對許多朋友來說,「跑季」主要待天氣轉涼後才開始,至1、2月就達至高𥧌期--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馬拉松又來了。無論參加那個距離,都必須準備充足才踏上賽道,這是常識;訓練這回事遠不如在起步前或衝線後自拍打卡般過癮,非老老實實的「儲里數」不可。

小時候的我並不喜歡長跑,因當時覺得非常悶,至後來才慢慢懂得享受那段心跳氣喘的慢跑時光;作為比業餘更業餘的跑者,在此作一點分享,看看能否讓對練習喊悶的朋友跑得更加開心。個人經驗是--在訓練初期千萬別太在意距離或時間。

許多人都喜歡使用智能電話上的跑步程式給自己訂個目標,偏偏那些目標都以距離和時間作單位。問題來了:計劃好今晚要跑個五公里的話,你會不停想到底何時才「夠數」?明明跟自己說好要跑半小時,為甚麼彷彿過了半個世紀才不過五分鐘?越想,氣就喘得越急,倦意亦似乎出現得特別快。這樣過份在意的話,極可能會放棄收場;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分散注意力:想想兩個數字的最大公因數、公司附近那家茶餐廳的午餐款式、自己的名字加起來總共有多少筆劃--甚麼都可以,不去想何時跑完就好。

我自己習慣放空。甚麼都不想,任由身體隨着從耳機傳來的音樂擺動,跑完後腦筋鬆馳,就如一部長時間運行的電腦在Reboot後般暢快。就那段你經常跑的路度身制訂歌單亦非常重要,若全心發力上斜時耳邊傳來慢歌也有點不是味兒。上文提到不用太在意時間和距離,大概只適合於剛剛開始之時;慢慢下來即使沒有提示,你亦會注意自己的平均時速;至完成10公里後時想「乜跑完嗱?」到這個時候--恭喜你,你已經完全愛上跑步了。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