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搵人同你做錯事 - 畢明

記得搵人同你做錯事 - 畢明

剛過的聖誕前,終於收到這枝鉛筆。從英國寄來的,成人手掌般高,直徑一個網球般闊。說是一枝鉛筆,但它是不能寫的。

它是一個獎,我拍的一套廣告、有份參與的一套廣告企劃,2017年在國際著名的廣告奧斯卡D&AD,拿下了創意大獎。獎座終於寄來了。這枝英國鉛筆,很多廣告人夢寐以求。

D&AD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difficult-to-win awards in design and advertising, D&AD celebrates the finest creativity ……"

拿下難得的國際肯定,終究是高興,放上面書報喜,各方友好「我真係恭喜你呀」,此起彼落。短時間六百多個讚、wow、或心心之中,行外的朋友,大部分留言都是"Congratulations !",中性的;行內人則會說「威!」、「勁!」,感情強烈而用事的,包括我尊敬的香港及台灣廣告前輩,更說是「最想得的獎!」他們知難。

面書公告,不是要廣播自己有多出色,少少自high梗有,但更重要是公開多謝客戶和廣告公司的信任。

D&AD好難。廣告好難。創作好難,及不上信任最難。我特別感謝The Women's Foundation的 Rita Ching及當時JWT的Wilson Ang。他們信任導演的input及處理。

說一說Queen樂隊的故事及"Bohemian Rhapsody"大家便更明白了。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自20世紀以來,世上最強的"most streamed song",是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它取代了Nirvana的 "Smells Like Teen Spirit",成為YouTube及spotify等平台上,電子串流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一首1975年的英國No.1流行曲,紅足差不多半個世紀,至今串流播放了共16億次。

何等厲害的創作,歷久,不衰。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有一幕是咁的,話說Queen的主音Freddie Mercury,當紅後因自負及各種常見的bad boy diva病態,有毛有翼毅然離隊,散band單飛。他請了一班頂尖的音樂人配合他做音樂,代替以前的隊友Brian May和John Deacon等和他一起創作。但個人發展,遠不及他在樂隊時的好,作品及創作水平都不一樣。這幕,他要吃回頭草,他渴望歸隊,希望隊員不念舊惡「要返佢」。點解?他告解說,他聘請的音樂人,個個沒錯水準一流,亦完全照足他要求的一切來做,分毫不差,亦等同:沒有火花。

他們為他工作,沒有和他創作。沒有了Brian May駁嘴,或者John Deacon說「定係不如咁呢?」去對抗,去碰撞,去質疑,去提煉他的創意,互相砥礪,他的作品便平凡了。沒有了良性磨擦,沒有了之前他不喜歡的衝突和交鋒,太舒服了。終於為所欲為獨裁橫行,有錢,他買幾多專業人士為他工作盲執行都一樣,但沒有人與他一起創作了。

"Bohemian Rhapsody"一曲當年要推出,Queen的金牌監製堅決反對,他看不出歌曲有什麼好,看不出會流行,覺得太怪太偏太長,但Freddie Mercury和隊員不惜毀約也一意孤行,認為要人做我唔做,新到你估唔到。一首長度是黐線的,音域是黐線的,結構是黐線的,情感旅程是黐線的歌便誕生了。這歌比一般歌曲長兩倍,音域由低柔至高尖,中間混入歌劇,情感如過山車奔馳俯衝,每一項都險象環生,Queen要實驗,監製要保險,雙方決裂再見。

有保留,但仍然信任;未必完全明白,但完全支持。最難。好創作是充滿不舒服和意見不一的。

我接JWT這個廣告片時,沒有照他們的故事版拍攝,我作為導演的處理,執行了他們的創作意念卻去得更盡,把尊重女性的前提,由剝削女性的典型手法開始,把宣揚女性真價值的廣告,先拍得像性感內衣片一樣,打着紅旗反紅旗。我知道尤其是客戶,起初是有點保留的,但因為信任我,Rita還是放行了,Wilson更是給我空間和支持。

我們會錯嗎?會。正如Queen和"Bohemian Rhapsody"會錯嗎?絕對可能。但不試,便沒有史上最強歌曲。

敢錯,無忌,是優秀創作的條件。錯,是對的完成組件。新一代創意icon,Amazon的創辦人Jeff Bezos是圖騰之一,他認為高智高創意好員工的天字第一特徵是:時常做錯。"Smart people are actually wrong a lot",肯試才會錯。他要揀有創意的同事,與他走更遠的未知路,而不是穩陣因循的人。做錯事在他而言,代表一個人好奇而不是愚蠢,一個錯的決定在他而言,可以是一個更好的決定。像"Bohemian Rhapsody",從當年看,怎麼都是錯的決定,從現在看,怎樣都是更好的決定。

所有裹足不前的公司,都因為沒有人敢錯。然後有人冷嘲熱諷說,敢錯可能死快啲呢?慣性肯錯的人,會不斷學習,不斷修正,比正常人更能開懷擁抱新知新事。昨日的想法舊了、錯了、不合時了,轉吧,是真正有創作力的人。

電影《地下情》有句對白,周潤發說的:「好想搵個人同佢講『我愛你』」;如你追求創新,找上司找下屬找伙伴,記得搵人同你做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