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稿密碼 - 馮睎乾

習近平講稿密碼 - 馮睎乾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開頭說:「大家好!『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有大陸網民一聽,馬上發表偉論:「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出自孔融寫給曹操的信,但下文卻說「海內知識,零落殆盡」(原意表示時光飛逝,海內相識所存無幾),所以總書記文膽引用此句,是暗諷習近平打壓知識份子,應該要記大過。這種詮釋太荒謬了,恕我不敢苟同。

孔融此信是名作,收於《文選》,題為〈論盛孝章書〉。盛孝章即漢末名士盛憲,本為吳郡太守,後因疾辭官。孫策平吳後,想殺害盛憲這類德高望重的KOL(孔融稱為「丈夫之雄」),盛的朋友孔融於是致函曹操,求他營救。你看到這裏,應該發現大陸網民的謬誤吧?〈論盛孝章書〉分明是一封呼籲拯救知識份子的信啊親!假如引述「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有什麼深意,我會說是暗譽習近平奮力營救「現代盛憲」孟晚舟,不服來辯。

若依照「索隱派」的邏輯向最壞方向想,那文膽恐怕不止要記過,因為「歲月不居」根本不是暗諷打壓知識份子。歷史上,哪位皇帝的詔書用過「歲月不居」或類似字眼呢?以我所知,有兩個。

第一位是劉宋的文帝。據《宋書》所載,元嘉廿六年宋文帝重遊出生地京口,滿懷感觸,詔曰:「歲月不居,逝踰三紀(過了三十六年),時人故老,與運零落。」翌年他出兵北魏,結果無功而還。文帝三次北伐,統統失敗,但今天中國厲害了,「一點也不能少」,怎可以把習近平比作宋文帝這位loser?

另一位是隋煬帝。據《隋書》,大業九年帝幸博陵,對侍臣說:「朕昔從先朝(即先帝)周旋於此,年甫八歲,日月不居,倏經三紀,追惟平昔,不可復希!」言未卒,流涕嗚咽,真慘慘豬。煬帝也意圖搞「一帶一路」,招致西域諸胡,更在洛陽路邊設置食肆,讓胡人免費吃喝。有隋代小粉紅曾驕傲地對胡人說:「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即不收費)。」想不到胡人神回一句:「中國亦有窮人,為什麼不幫他們?」(原文見《資治通鑑.隋紀五》)但習近平致力「滅貧」,怎能跟隋煬帝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