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龍 行多咗 誘發足底筋膜炎落床第一步 腳板如「針拮」為徵兆

跑過龍 行多咗 誘發足底筋膜炎
落床第一步 腳板如「針拮」為徵兆

【本報訊】早上起床腳踏地,腳板出現猶如「針拮」的痛楚,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發作。物理治療師指,足底筋膜炎為常見痛症,冬天多了市民練習長跑及行山都較易中招,也有患者因去旅行「行多咗」令筋膜炎復發。他教路三招自救貼士,包括冰敷、減少走路及外出時穿有承托的波鞋,平日也要勤做放鬆及伸展肌肉練習。
記者:梁麗兒

物理治療師黃愉豪指,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及腳趾間的軟組織。李潤芳攝

美國有研究推算全球4%至7%人曾試過足跟痛,估計當中八成人的痛楚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研究估計每十人便有一人在一生中曾受足跟痛困擾。美國每年便有多達200萬人因足跟痛求診,足底筋膜炎最常見於40至60歲人士。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黃愉豪指,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及腳趾間的軟組織,走路時足底筋膜與大小腿肌肉承受全身體重,並承托足弓,一旦出現勞損或創傷,便可致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最典型症狀是患者起床後落地的第一步腳板痛,情況儼如被針拮,痛點多在腳跟近內側位置。隨着一段時間行走,如刷牙梳洗時,痛楚會逐漸減少。此外,若日常長時間站立或走路都容易發作。

冰敷患處紓緩急性發作

黃指足底筋膜炎十分常見,每星期都接獲求診個案,踏入冬季長跑及行山旺季病人更特別多。以跑步為例,訓練量太大或大幅增加訓練都可造成足底筋膜勞損發炎;日常少運動,但忽然增加運動量或周末才運動的人都是高危族。跑步時錯用腳跟先落地令足底承受過大衝擊力,或足底小肌肉耐力不足,引致過度依賴筋膜,都是發炎元凶。

過重或有扁平足均是常見導致足底筋膜炎原因,肥胖人士站立或走路時間長,較易令足底筋膜出現輕微撕裂。扁平足者因足弓下塌,足底筋膜長期處於被拉扯狀態容易發炎。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士,小腿肌肉會過度繃緊,都會加劇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急性發作,即足底忽然疼痛、腫及發熱等,黃建議三招自救貼士,包括冰敷患處15分鐘紓緩;且應多休息及減少走路,更要避免一邊走路一邊拿重物或做運動;最後是避免穿高跟鞋、平底鞋或人字拖,宜穿有承托、偏向硬底的波鞋。黃建議平日可練習作預防,伸展小腿繃緊的肌肉,放鬆足底筋膜,包括腳踩網球、利用泡沫軸按摩小腿等。此外,也可做腳趾抓毛巾練習,鍛煉足底小肌肉,可做三組,每組30次。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