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應該和誰看」 - 林夕

「煙花應該和誰看」 - 林夕

跨年若沒有多幾個人一起倒數,好像會欠缺什麼似的,追根究底下去,「為什麼會只落得一個人倒數」可以很嚴重,倒數都沒人約你一起?你也不主動去抓人約你?怕了大街小巷擠滿了人不是藉口,起碼可以在別人的家,看着電視台轉播的煙花,竟然都沒有?

無論是自願抑或被迫,一個人倒數從外人看來,你心裏可能有點毛病,不是搞不好人際關係,就是患了人群恐懼症,總之,沒幾個可以一起看煙花倒數的人,就是奇葩一朵。

賈寶玉喜聚不喜散的個性,變成根深蒂固的觀念,其實,一定也有人喜散不喜聚,不過,沒有聚,又何來散?這種人應該也不抗拒聚會,只是未至於每逢佳節沒個人在旁進行賀節的儀式,就緊張就自覺淒涼,於是聚就聚,然後散就散,都無所謂。

以前也試過一個人在這類日子躲起來不見人,即便要應節,也只想看看有關的書或電影。又試過跟一大班人過節,都想着什麼時候才可以散啊,等不及就自己先走,走的時候像鬆了一口氣,好了好了,可以一個人了。

有一次,有朋友問我,你今年聖誕怎麼過啊,我說,本來想一個人,後來有人來約,那就吃個飯吧。朋友問怎麼說得這樣勉強,懷疑我心裏有問題。自己的心理自己最清楚,那只是一種無所謂的選擇,再抗拒過時過節跟朋友一起過,就近乎矯情,一輩子最恨人家矯情,好像只有賤人才矯情的,不是嗎?

這幾年都有同一班底的朋友,天南地北的聊天,看着電視計着時間,然後一起倒數,看煙花,煙花過後再吃些東西當宵夜,這種熱鬧也非常開心。人多有個好處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也可以講很久。比如今年,我們開着電視,隨着屏幕倒計時,喊着十九八七,到了六的時候,煙花就像忍不住的一泡尿,噴出來了。哈哈哈,我們笑得東歪西倒。

如果是一個人開着電視,經歷這個場面,喜感或者不會放大,就電視台直播有時差而已。了不起,就是打個電話給朋友,問問他有沒有發覺倒數出了問題,這樣瑣碎的聊天,其實也很溫馨。日本有套電影叫「煙花應該和誰看」,「應該」兩個字實在言重了,本來就沒有應不應該,一個人、兩個人、大夥兒看,都可以,那才是最安樂開心的心態。可惜啊,不知有多少人還是困於煙花未能和那個所謂應該的人一起看而自傷自憐,算起來,就拿半小時不到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