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一旅】
台灣屏東每年10月至4月會刮起陣陣狂風,翻過山脈而下的勁風直撲恆春半島西岸,此謂「落山風」。達輕颱風級的威力曾造成意外及傷亡,有人卻借此東北風來搞藝術祭,乘風體驗。
來到屏東車城鄉海濱,沙灘上突然一陣狂風,吹起飛沙走石,險些連站也站不住。冬天的恆春半島,落山風威力驚人,遊客比盛夏時節少了許多。但在強風吹拂下的屏東,竟順勢將這種不利的自然條件化為轉機,推出結合「落山風」的藝術季,各種奇趣裝置隨風搖曳、飄動或旋轉,創造出難忘的另類體驗。
主要以車城海口港為展場、在恆春龍磐公園也有作品的首屆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去年十月底已登場,但展期會一直到今年三月三日,近日到訪正是好時機,一來現時已增加了夜間燈光,從日到夜各有不同風情,二來是自開展以來,約三十件創作已有部份在狂風不斷吹拂下顯得有些東倒西歪,雖已非開展時的模樣,但這種與自然元素不斷交互作用、持續變化的過程,正是這檔藝術季有別於其他展覽的最大魅力。
隨風搖擺 具生命力
這次來到車城的海口港觀展,紮紮實實地領教了落山風的威力,走在沙灘上,不時被風吹得搖搖擺擺,有時捲起沙塵,還必須趕緊背身閃避。
雖然落山風之強悍,讓觀展過程會有點辛苦,但這種體驗也的確太特別了。策展人劉國滄說,「風」扮演如此重要元素的展覽,放眼世界亦屬罕見,我覺得確實如此。比如在海口港的沙灘上,以八萬根竹籤做出的《迎風竹浪》,風吹之下不斷倒向背風一側,但也因此更有那種海浪般的律動。
恆春漫遊 古城散步
在海港的堤岸上,也有許多有趣的「風動」作品,令人一見難忘。比如《順風耳的困境》,是一個帶有表情、如大型公仔般的裝置,隨風不斷轉動而充滿生命感,彷彿真如媽祖身旁的順風耳在耳聽八方、觀照世人。《落山風─魚仔》也非常好玩,一整排結合釣竿的藝術裝置,風吹之下上下擺動,不論近看遠看,都好像釣客在持續揮竿一般,動感十足。
而拜訪落山風藝術季,其實也並非只為了尋找打卡拍照景點,海口港雖然就在通往墾丁的台26線公路旁,卻是個少有過客會特意停留的幽僻所在,港灣內停泊幾艘漁船,氣質相當寧靜。
藝術季期間的特色活動也不少,如十二月間已舉行的「古調曼波」,請到林強等音樂人,將傳統民謠結合電子音樂,帶來別開生面的演出,「地方食材大風吹」更是歷經數月籌備,蒐集當地食材,重新演繹並發表烤山豬軟法麵包等諸多創意料理。接下來還有生態露營、在地市集等活動,可上官網查詢或報名。
冬遊屏東,既已來到車城,不妨就繼續往恆春、墾丁一帶,悠哉閒晃,進一步感受落山風之威力與魅力。冬天的恆春古城,仍經常陽光普照,走在古城牆上,有時其實風也沒那麼大,反而覺得清風拂面很舒服。
墾丁的遊客真的少了,從後壁湖到南灣等地,都多了幾分屬於淡季的愜意。藝術季的標語挺有意思,叫「吹掉你的負能量」,偶爾來此到訪,散散步、吹吹風、曬太陽,感覺多了幾分正能量。
後灣海岸 自在放空
從海口港沿着車城海濱景觀公路,僅約十分鐘左右車程,就可來到後灣,又是一個有點僻靜的私房景點。講「私房」也有點不太對,後灣由於早在多年前就因曾出現在電影《海角七號》中,而受到遊客注目,但的確直到今日為止,它還是保有那種清幽氣息,結合沙灘與珊瑚礁岩岸的海濱,恰可眺望屏東海生館,到沙灘走走,或是在岸邊的涼亭歇腳,都很愜意。
後灣有幾間特色民宿,也有經常舉辦餐會、野餐或露天電影等活動的後灣微光草地,如有餘裕,海口港觀展後可來順道一遊。
落山風藝術季 http://www.lsfaf.com
屏東縣觀光旅遊網 http://www.i-pingtung.com
Travel Memo
交通:即日起至2019年3月3日,逢周五至周日從枋寮火車站有接駁車到藝術季會場、恆春、墾丁龍磐公園等地;其餘時段可從高鐵左營站搭9188路公車或從高雄火車站搭9177路公車,海口站下車。
採訪、攝影:陳彥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