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回顧】「摩三季」成為2018整個下半年焦點。摩連奴自2016年登陸曼聯,斥巨資引入不少大牌球星,但頭兩季仍無法領曼聯重奪英超;保守的戰術風格不得球迷歡心,摩帥更在敏感的第三季又對管理層引援方針諸多批評,加上開季後不斷傳出與球員不和,一度令曼聯淪落中游,最終咒怨在年尾應驗,摩帥再次與球會鬧翻下執包袱。
文:盧卡東尼
摩連奴一生榮譽無數,但又因性格倔強,領軍生涯已多次與其執教的球會不歡而散,對上兩次,帶領皇家馬德里以及二度任教車路士,最後都逃不過三季內必下台的魔咒。
同一劇本今年又在奧脫福上演,摩連奴季前已開罪球會高層,埋怨未獲充足資金擴軍,然後在季前之旅,又因不滿前鋒安東尼馬迪爾擅自因私事離隊,與這位年輕球員鬧不和。
與高層決裂球員失和
不過,馬迪爾事件未有令摩佬醒覺「摩三季」宿命響起警號,再與隊內其他球員發生矛盾,包括保羅普巴、阿歷斯山齊士、艾歷拜利及基斯史摩寧等,當中與普巴的關係更越來越緊張,公然在傳媒眼底下的操練發生口角,下台前又多次將這位全隊最高身價球員貶作後備,使對方在冬窗被賣回祖雲達斯的傳言甚囂塵上。
與陣中球星無法共融,絕對是加速摩帥下台的導火線,但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今季在內訌頻仍下,曼聯成績急轉直下,遠被其他Big 5拋離外,更在多場重要戰役如曼市打吡及雙紅會被技術性擊倒,其「泊大巴」戰術也令球迷感悶氣。
摩連奴與傳媒以至英格蘭足總、球證甚至對手永遠站在對立面,也一直是他的死穴,例如今年8月主場遭熱刺大炒3:0後,出席記招時不滿提問,舉起三隻手指示意自己有三個英超冠軍在手,然後高呼「請尊重」後發脾氣離場;到10月,摩帥領軍作客前球會車路士踢成2:2一戰,又因受不了對方助教挑釁,與對方差點在場內動武。處處樹敵,使紅魔寧願給予他一筆高昂的賠償費,也勢要掃走瘟神,而摩帥在紅魔被炒的日子,也只比三年前落車遲一天,相當諷刺。
紅魔向前還看蘇斯克查
摩連奴在曼聯不是沒有風光過,首季領球隊捧走歐霸盃及英聯盃,至少也印證他確實是為錦標而生;可惜2018並非他值得回味的一年,即使上半年的球季,曼聯也在英超及英足盃做了「雙亞王」,更不要說在歐聯16強提早大熱倒灶遭西維爾淘汰。
不管如何,摩佬與紅魔間的是非恩怨已在2018年終結,接替其工作的是寧暫放下莫迪教鞭、也要重返前球會考牌的蘇斯克查,紅魔餘下球季運程如何,就要視乎這位看守領隊有否起死回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