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現】2018年最佳法包冠軍 為馬克龍送上Good Morning

【大法現】2018年最佳法包冠軍 為馬克龍送上Good Morning

【大法現】
在巴黎的每個早上,我喜愛循着香氣,找尋大街小巷中的Boulangerie——法式麵包店。將熱騰騰的麵包送入口,外脆內軟有層次,再呷一口咖啡,這樣才是真正的good morning。巴黎人對麵包執着,甚至每年舉辦法包大賽,勝出者會獲得4,000歐元(約35,700港元)獎金,並為總統府愛麗舍宮供應一年法包。

天還未亮,我們就來到14區這間麵包店,為的是拜訪今年法包大賽的冠軍Mahmoud M'seddi。巴黎市政府每年都會舉辦最佳法包大賽,評審法包外形、香氣和味道等,今年28歲的Mahmoud就在181人中贏得冠軍。

當材料準備就緒,他一邊忙於工作一邊講解法包知識及烘焙過程。法國在1993年修訂了《麵包法》(Le Décret Pain),嚴格規定傳統麵包的製作方法,材料只可用水、小麥粉、酵母及鹽,不可加防腐劑。法包約長55至60厘米左右,闊4至5厘米,重約300克。

Mahmoud採用Moulins Bourgeois的小麥粉,是法國Verdelot出產的優質本地麵粉,獲得法國農產品Label Rouge質量認證。

首先把熱水及兩袋共重70公斤的麵粉倒進揉麵糰器,揉兩次,每次5至7分鐘。揉好後需靜置麵糰,讓它天然發酵。把發酵好的麵糰放進倒模器,塑造法包形狀,然後灑上麵粉,令口感更有層次,並在包面割紋,讓麵包有空間膨脹。最後放進焗爐,以攝氏260度焗18分鐘。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苟,但又非常有效率。「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步驟是揉麵糰,混合水和麵粉的過程也要很小心,必須注意溫度。」

Mahmoud M'seddi每天早上約6時15分,就會把20條法包送到總統府愛麗舍宮。

外脆內軟有弧度 方為好法包

法包出爐後,香氣洋溢整個工房,Mahmoud用手輕輕按壓着法包,發出清脆的喀喀聲,「一個焗好的法棍要有這樣的聲音,脆脆的,這很重要。」他把新鮮出爐的麵包遞來,一口咬下去,外層脆卜卜,包心鬆軟帶點濕潤。他把法包打橫切開,看到發酵後的氣孔,「一個好吃的法包焗好後會有弧度,內裏像充了氣一樣。」

冀法包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Mahmoud的父母是突尼西亞人,在80年代移民巴黎開麵包店,他的父親更是首批按照1993年《麵包法》製造傳統法包的師傅。「從小到大我都在麵包店長大,7歲就到店裏洗碗、在店面幫手,跟爸爸一起製作麵包,是他把製作麵包的熱情傳遞給我。」他每天凌晨3時半開始工作,早上6時15分親自把法包運到總統府,回來後一直工作至晚上8時半,工作長達十多小時。「我的工作比較辛苦,老實說是挺累的,要對自己的工作有一份熱情,才能堅持下去。」

總統馬克龍今年曾表示,希望法包可以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越來越多工業生產麵包,很不幸地,傳統手藝會隨着時間而失傳,所以一定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大家保護這個傳統手藝。」Mahmoud說。

好味的法包切開後會看到氣孔,內裏像充了氣一樣,外脆內軟。

Mahmoud得獎後獲得供應總統府一年法包的合約,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左)提供法包。

榮獲最佳法包冠軍,可得到獎金4,000歐元。

Mahmoud的父親是最早一批按照1993年《麵包法》製造法包的師傅。

麵包師傳靠倒模器塑造出法包形狀,再灑上麵粉及割紋。

將法包放入攝氏260度的焗爐,焗18分鐘。

Mahmoud的父母來自突尼西亞,在八十年代移民到法國開麵包店。

Boulangerie Maison M'seddi

215 Boulevard Raspail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
機票:乘法國航空由香港到巴黎,經濟艙來回機票連稅由$10,620起
住宿:經HomeAway預訂市中心民宿,每晚價格平均約$1,739,
查詢: http://asia.homeaway.com/vacation-rental/p1701976a
匯率:1歐元約兌8.9港元
鳴謝:bauhaus、HomeAway

記者:洪慧冰
攝影:伍慶泉(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