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人情】
她不嫌騎呢扮外傭賣廣告,因為酬勞好吸引;她做生意輸幾百萬都面不改容,因為再苦都捱過;她不理阿媽反對極速擴充餐廳業務,因為要證明自己。她,是港泰混血兒林玉卿(Chingmy),充滿魄力卻帶點衝動,做生意輸多贏少,仍深信希望在明天﹗
重看十多年前扮「賓賓」拍攝的廣告,Chingmy哈哈大笑,大喊︰「救命呀!」她當然不是真正的外傭,而是皮膚白皙,相貌娟好的中泰模特兒。對於當年塗黑塊面拍廣告,Chingmy說不介意,「做少少事便有一萬元酬勞,我真的不覺得很尷尬。我小時候的樣子也很醜呀,我又從來不介意給朋友看,他們看得開心,我便高興。」
童年飽受歧視 誓要出人頭地
她的個性就是如此率直樂觀,惟這種大無畏的膽量,卻是從不愉快的童年錘鍊而成。「童年太苦了,所以之後無論遇到甚麼事,都覺得濕濕碎啦。」Chingmy的父親是香港人,媽媽是泰國人,生了兩女一男後,卻因性格不合而離婚,那年Chingmy才9歲。「媽媽嫁來香港後像是瞎了一樣,不會說廣東話,又看不懂中文字,只能穿膠花、湊細路等散工,後來終於找到正職──洗碗,一洗就是十多年。」
父母離異,母親為生活日夜奔波,自然疏於照顧三名子女,Chingmy從小到大都是「冇王管」,「我是大女,若與細佬妹爭東西,媽媽一定先打我,打到流血都試過,所以我從小到大對媽媽都有埋怨。」讀書不成,Chingmy索性出來打工,便利店、快餐店、傳呼台等等都曾留下她的足印。「我又沒有覺得很慘喎,自己搵錢自己用,幾好呀,不用問家人要錢。」
由於不是百分百香港人,又生於單親家庭,自小已飽受鄰居歧視,Chingmy不諱言內心自卑又缺乏安全感,「出人頭地」便成了她從小到大的目標。「我自小已有滿腹大計,我希望做生意,很想upgrade自己,所以我長大後不停讀書,讀過時裝設計,單是學化妝都交了幾十萬學費,又常看成功人士的故事,希望能跟他們一樣。」
頂手餐廳爭拗 母女屢次大戰
她曾在電影公司工作,又做過模特兒,更開過外傭中介公司,跌跌撞撞,橫衝直撞,七年前,媽媽終於出手把她叫停。「二十多年前,媽媽把儲蓄用來開泰式雜貨店,後來又開了泰國餐廳,她想我坐定定,便建議我頂手她的泰國餐廳,可以做生意喎,我當然卻之不恭啦。」
然而,向來關係麻麻的兩母女,在同一餐廳下,連場「母女大戰」終於爆發,前哨戰是改革之爭。「我接手後便進行一連串改革,例如轉電腦化和更改菜式,因而與媽媽爭執不斷,那半年真的很辛苦,都不知哭過多少次。」
博到盡輸身家 不懼怕不後悔
由於曾經營雜貨店,與泰貨供應商的關係緊密,所以餐廳八成的食材都是直接從泰國入口,菜式如海南雞、豬仔肉等都極具泰國家常味道。
Chingmy利用在電影公司的網絡,邀請了許多明星名人光顧,加上傳媒的報道,令生意額在短短半年內急升。她雄心壯志,決定再下一城開分店,結果又引來母女第二輪激戰。「又要拿一筆錢出來開店,媽媽覺得很複雜,所以極度反對,又看扁我會執笠,我們吵得很激烈,因為很生氣,所以更加要實行。」媽媽在旁解釋︰「再開多間又辛苦又要承擔更多,最擔心沒有客人。」
結果,Chingmy一意孤行開了一家泰式車仔麵,之後又開過泰式素食館,不是因為太辛苦撐不住,就是因為與拍檔意見不合,總之全部執笠收場,但這位烈女似乎未驚過,兩年前又於銅鑼灣為「金蘭花」開分店。「我每次做生意都博到盡,每次教訓都很慘痛,最大鑊那次是輸了幾百萬身家。也沒有甚麼大不了,幾百萬在這個世代也不是甚麼很大的金額。輸了便再打工儲錢,然後又博過,我覺得自己有能力賺回來的,我便不怕輸。」
然而,跌跌碰碰無數回,Chingmy亦學乖了,體會到媽媽當日的擔憂,四年前主動跟媽媽講和。「我其實很疼愛媽媽,所以每次跟她吵架,我的心都很痛。有朋友告訴我,當你媽媽橫卧不起,你還有甚麼好吵。對呀,如果媽媽出了甚麼事,我甚麼都願意給她,那一刻我醒覺了,正式跟她說第一句『對不起』。」兩母女一起「和平」去旅行,從前是匪夷所思,但至今已實踐過無數次了!一切,在於你是否願意踏出第一步﹗
金蘭花泰國私房菜(灣仔總店) 灣仔軒尼詩道18-20號永昌大廈2樓
金蘭花泰國餐廳(銅鑼灣分店) 銅鑼灣怡和街22號3樓
採訪︰林蓁逸
攝影︰黃雲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