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對辭職的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還讚譽有加,但事隔兩日突然翻臉,宣佈委國防部副部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為署理防長,下周二元旦日生效,變相提早踢走原擬做到2月底的馬蒂斯。
特朗普不嫌多此一舉、出手炒一個已辭職的人,事出有因。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特朗普接馬蒂斯辭職信後未讀就出宣佈,結果各方評論員異口同聲盛讚在信中暗批特朗普的馬蒂斯有骨氣,終令特朗普怒火大爆發。據匿名高官披露,馬蒂斯是經國務卿蓬佩奧口中知悉特朗普的決定。
批評馬蒂斯反骨
特朗普前日發連串推文,除了宣佈對沙納漢的任命、讚揚對方過去在波音公司和在國防部成績非凡、「很有才幹」之外,亦忍不住要批馬蒂斯反骨,指對方2013年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時,「不光彩地遭奧巴馬總統解職後,我給他第二次機會」。
傳媒指馬蒂斯是因不滿特朗普獨排眾議從敍利亞全面撤軍,決定辭職;信中直言自己跟特朗普分歧太大,又建議總統尊重盟友、加強與盟友關係,可更有效維護美國利益。
在美國,國防部出現署理部長,相當不尋常。歷史上,國防部長即使辭職,都會留任至繼任人的任命案獲國會通過。好像2014年11月哈格爾宣佈離開奧巴馬政府,但就待到翌年2月卡特任命獲通過。
馬蒂斯「被提早離任」,意味他無機會對國安政策做任何鋪排,而他前日就簽發可能是任內最後一道重大命令──從敍利亞撤走2,000美軍的執行令。據指令書內有詳述撤離方式和時間;預期撤軍行動未來數周開始,整個過程或需幾星期。
稱土承諾鏟除殘餘IS
同日較早時,特朗普跟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討論敍利亞問題。據土方公佈,兩國領袖同意避免敍利亞出現權力真空。特朗普則在深夜推文,指埃爾多安向他「強烈」表明會「鏟除」在敍利亞的「伊斯蘭國」(IS)殘餘勢力。土耳其同日已向敍利亞南部邊境增兵。
美軍撤出敍利亞的決定,受到國內政界和國際普遍批評是過早及不智,尤其是可能令IS有喘息空間,得以東山再起。法國總統馬克龍前日就表示,對特朗普的決定「深感遺憾」,強調「盟友要可靠才行」。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