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九西補選,陳凱欣被問到如果再做記者會否訪問港獨人士,她馬上表示不會,因為不想給港獨有宣傳機會。這番話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她把記者的「採訪」和喉舌的「宣傳」混作一談,一旦公眾接受了這個觀點,後患無窮,傳媒等於戴了腳鐐跳舞。
現在,腳鐐真的出現了,而這次是傳媒自己乖乖主動戴上。
台灣時代力量立委也是重金屬搖滾樂團成員的林昶佐,接受傳媒訪問時,談到自己的作品和政治的關係,某網媒像忽然醒覺,急忙在行文中沒頭沒腦的加了一句「編者按:一貫立場是反對台獨」。
這個「編者按」真的非常核突,幾時有人問你對台獨的立場呢?誰有興趣知道你的意向?你邀請林昶佐時,會否交代完訪問的題目方向,又劈頭加一句「你不要誤會,我們是反對台獨的」?凡事無端要表態,訪問同性戀遊行集會,如果有道德戰士投訴「教壞細路」,傳媒是否又要加一句「本刊一貫立場反對同性戀」呢?
愛國傳媒由於天生骨子裏和民主派「愛憎分明」,所以凡是迫不得已要訪問民主派的人,愛國傳媒都要七情上面,用括號加「所謂民主派」來介紹對方。其實這是非常無謂的舉動,傳媒引用一個人的身份職銜,並不代表傳媒是支持或者給予肯定。難道說,傳媒採訪特朗普,又要加一句「所謂的美國總統」然後再「編者按:本人立場一貫是反對美帝霸權」?
回到傳媒運作ABC,傳媒覺得事件有新聞價值便去採訪,而不是傳媒挑選自己認同的新聞去做宣傳。《閃靈》不能來港已經是香港政治變質,想不到連傳媒也同時陷落。可能今天的傳媒,若不戴這個免責聲明的頭盔,便無法採訪政治敏感的人物。不過表態和表忠,有時也只是一線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