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新指引 電話教接生

消防處新指引 電話教接生

【本報訊】消防處今年10月初實施新一套「調派後指引」,市民召喚救護車服務後,通訊中心人員會向該市民提供簡易指引,協助紓緩傷病者情況。有通訊人員即首次遇上在家分娩個案,遙距感受生命降臨的喜悅。

調派後指引是一套國際認可的電腦系統,協助通訊中心人員在調派救護車後,按照32種情況向召喚救護車的市民提供發問指引,比舊時只有六種傷病為多,新增的包括分娩、心跳或呼吸驟停等情況。

消防隊目羅栢揚於新系統實施後入職,即遇上新系統下的緊急分娩個案。他憶述,11月14日早上接到一位男士來電,語氣鎮定表示懷孕的太太見紅需要救護車,羅於是按指引發問,包括孕婦妊娠周數、是否有併發症等。

男士隨後突然離開電話,約兩分鐘後,羅在電話裏聽到「BB喊聲劃破寧靜」,男士則語調急促表示「BB跣咗出嚟」,緊張詢問如何處理,羅立即安撫他,同時根據系統提供指示,教他檢查嬰兒呼吸、準備毛巾為嬰兒保暖、找繩結紮臍帶。回想事件,未為人父的羅仍然十分深刻:「好窩心,可以喺電話入面感受生命誕生嘅喜悅。」

教市民為瀕死病人做心外壓

入職三年的消防隊目陳彥琳亦在新系統下首次遇上在家分娩個案。陳當時接到準備生第二胎的夫婦來電,爸爸指嬰兒頭部已出,他語態混亂慌張,令未曾生育的陳亦緊張起來,她按系統指引他準備毛巾、繩等工具,但未問完,陳已在話筒裏聽到爸爸大叫「死啦!BB出咗世啦!點算好呀?」一陣嬰兒哭聲傳來,陳彥琳顫動不已,「即係BB有呼吸。我自己都好震撼,接過陣痛個案,但冇試過聽到生出嚟」。

她亦試過隔着電話感受生死瞬間。有一次病人昏迷不醒,報案人指病人「呼吸好似有啲慢」,她隨即指示報案人協助數算病人呼吸頻率,發現兩啖氣之間竟然相差八秒,「其實佢已經係瀕死呼吸狀態」,心跳已驟停,她教報案人按次數及深度為病人做心外壓,直到救護車抵達。

消防處醫務總監(調派後指引)蔡宇暉指,該病人終在救護車到達後,以電擊方法恢復心跳。他引文獻指,心跳停止每過一分鐘存活率會跌一成,該病人在救護車抵達前五分鐘已獲心外壓,大大提升其存活率。陳彥琳指以前的工作除了派救護車、六種情況以外的傷病,只可憑經驗提供協助,但新系統指示專業,猶如第一身幫助傷病者,亦為救護員提供充份資訊,故工作使命感更大。

消防處目前平均每日接到約2,200個緊急救護服務求助,而成本逾3,700萬元的調派後指引,今年10月4日正式啟用,截至12月18日已提供逾11.2萬次指引。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