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小孩讀國際學校,升到高中,因中國日受西方重視,要用英文讀中國現代史。
許多小朋友曾誤信「讀中文沒有甚麼用」,與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疏離,還偶爾對朋友很自豪地說:Sorry,我的中文不好。遇到洋學者用英文寫的「中國共產黨史」、「太平天國之亂」,看見一大堆大陸羅馬拼音的名字:Liu Shaoqi(劉少奇)、Peng Dehuai(彭德懷)、Zhu De(朱德);還有太平天國那堆匪首:Hong Xiuchuan、Yang Xiuqing,還有接受過英國牧師馬禮遜面試的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Hong Rengan)當場頭昏腦脹。
我笑說:若是你讓小孩從小讀唐德剛的中國現代史,加兩冊台灣劉紹唐多年來編輯的「傳記文學」,以及香港的春秋雜誌。這伙人物的名字奇怪拼音,若小時認方塊字,長大了就懂得分辨此七十二天罡與彼三十六地煞。
中文一字不會,現在死記這堆字母,對於貴子弟的痛苦,我深表同情。
這代小孩不明白共產黨喜歡與西方作對:明明十九世紀英國傳教士外交家已設計了一套韋氏音標,但新中國硬要推倒,來自己的一套拉丁拼音。我向這個不幸的小孩解釋:洪秀全的那個洪,從前英國傳教士拼為Hung,洪秀全,叫Hung Hsiu Ch'uan,現在大陸叫做Hong,Hung不是唸「掛起來」的「哼」,而是Hoong。
小孩無辜地問:那麼為甚麼硬要分成兩套令人困惑呢?我再打個哈哈:Good Question,事涉人性刁鑽的陰暗面,這就說來話長了。
小孩將來長大能說一口鄧永鏘爵士的英語,可以光宗耀祖。不錯,當前中國這個題目,在西方世界也開始帶有厭惡性。但是,生為黃皮膚,為現實計,最好還是懂得一點中文,加一百五十年的中國現代史,將來出國,會便宜一點。
不要跟鬼仔比賽無知。你比他知道多一些,將來或可立於不敗之地。
惟時至今日,若已錯過,從頭用英文再啃這堆不知所謂的中國人名,一切已太遲。然而,人生要遺憾的事太多了,叫兒女從小不讀中文,與叫兒女少讀英文而不專注學好所謂普通話一樣,皆只是九牛一毛的其中一樁。
這兩種父母,三十年來見到盡不少。我不多說,告訴對着英文教科書愁眉苦臉的香港小孩不要再問為什麼,誰叫你投錯胎呀,總之死記:Zhu De跟Chu Teh,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