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聞喜縣警方破獲盜墓案繳獲的春秋時期文物鎛鐘和青銅鼎,日前被送回原地聞喜縣。據悉,其中青銅鼎(圖)被盜掘出來的時候,裏面還盛有一鍋清亮的雞湯,「(打開看)裏面有燉好的雞湯,能看到雞骨頭,跟剛(燉)出來的一樣,幾秒鐘以後就發黑了。」
有雞骨 如剛燉起
考古學家表示,這組文物產自距今2,200多年前的春秋晚期,鼎中的雞湯本十分有考古價值,可以研究當時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及社會階級禮制,現在被盜墓賊破壞掉了,非常可惜。
據澎湃新聞網報道,該宗盜墓案在去年破獲,盜墓者當日挖出4個鎛鐘時,其中3個經過3次轉賣,以780萬元人民幣(約884萬港元)流入買家手中。其中田姓疑犯負責修理,他說鐘「出土時」,基本上是爛成一塊一塊,漆都剝落,他花了7、8個月的時間才把4個鐘修好。他因在北京開了1年多古玩店,認識邱姓疑犯,於是請對方介紹收藏家,最終3個鎛鐘以780萬元賣出。
執法人員破獲這宗盜墓案時,除了追回鎛鐘,還回收了一個「千年雞湯鼎」。李姓疑犯表示,當時這個鼎打開的時候,跟剛煮起的雞湯差不多,能看到雞骨頭,不過「幾秒鐘以後馬上就發黑了,能聞到臭味」。
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