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豬農不滿港府防疫部署,醞釀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政府加強撲殺染病豬隻,倘屠房爆疫,即撲殺當時在屠房內的所有豬隻,並禁止爆疫省分的豬隻供港,業界料全港43個豬場會全數參與行動。據悉,漁護署評估本港防線一旦失守,爆發第一次非洲豬瘟,其後相當大可能重複爆發,署方將於聖誕後約見豬農解釋撲殺染病豬隻的安排及賠償方案。
促禁爆疫省分豬隻供港
港府現行安排下,若屠房內有豬隻出現非洲豬瘟病徵,會撲殺出現病徵及同批次的豬隻,其他無病徵的牲畜可倖免,惟業界批評此舉增加病毒傳播至本地豬場的風險。香港禽畜業聯會主席莊忠平指,非洲豬瘟沒有疫苗,豬隻染病幾乎必死,「(政府)置我哋(本地豬農)於不顧,淨係掛住香港人要有豬食」。莊說,業界理解港人對豬肉有需求,並無要求政府完全禁止內地豬進口,只期望加強防疫,包括撲殺爆疫屠房內所有豬隻,並禁止爆疫省分的豬隻供港。目前業界正醞釀「不合作運動」,拒絕漁護署人員進入農場登記豬場所用藥物、豬數量等資料,抗議港府部署太弱,他估計全港43個豬場都會參與。
漁護署日前表示,本港爆發非洲豬瘟的風險屬中度。據悉,該署專家研究其他國家的爆疫經驗,發現非洲豬瘟爆發過一次後,該地方其後會重複出現疫情,若本港防線失守,不論病毒來自內地供港活豬或本地豬場,往後情況不樂觀,很可能「久唔久會有一單(爆發)」。對於豬農發起「不合作運動」,消息人士指,因豬隻在屠房逗留時間只有一至兩天,即使有豬隻出現病徵,病毒沒時間大量繁殖,大規模傳播給其他豬隻及牲畜的風險低,因此只需銷毀有病徵及相同批次的豬隻,毋須將屠房其他沒有病徵的牲畜一併銷毀。
據悉,漁護署將於聖誕後與豬農會面,解釋殺豬安排,並商討一旦需要殺豬的賠償方案。政府擬按市價賠償,以現時平均一擔豬批發價1,300元至1,400元計算,每隻200斤重(即兩擔)的活豬可獲賠2,000多元,較貴的種豬則賠數千至1萬元,署方相信豬農不會有損失。
■記者袁樂婷、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