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五年前用萬五元創業製錶師成就不可能

財經專題:五年前用萬五元創業
製錶師成就不可能

「有人話過我逐隻錶咁做冇錢賺㗎,所以當我五年前決定創業時,身邊大部份人都覺得唔可能」──恰恰相反,本地獨立製錶品牌Anpassa創辦人Gary就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五年後的今日,他造了超過2,500隻手錶,每一隻都盛載着不同顧客、獨一無二的故事。
記者:黃碧基

曾從事噴畫生意和婚禮攝影師的Gary,曾奪國際婚紗攝影師大獎。當事業略有成果時,卻毅然成為製錶師,「我3、4歲已經開始好鍾意手錶,當時隔籬屋送咗隻錶畀我,我記得係一隻膠錶……」,自此他買過各式各樣的錶。五年前,他發現坊間有很多陀飛輪錶的價錢並不透明,名牌售價過百萬元,本地的也動輒數萬元,於是激發了他拆開太太的一隻勞力士,發現其實結構沒想像中般複雜和困難,就在那一分鐘開始決定造出世上只有一隻、且價錢貼地的陀飛輪錶。

以999足金造出的龍鳳𠼦錶,新人婚後可將足金配件拆下換成皮帶。

Gary為兒子造錶,希望讓他「每一個時段都有一個回憶」。

盼為客人留住寶貴回憶

時至今日,他最平賣過幾千元的錶,最貴的錶也賣過百多萬元;最快試過在24小時內完成一隻錶,最耐則長達兩年。他指客戶願意花於等待造錶的時間,不止是單純為了一隻錶,而是內藏故事的心機之作,因為手錶需要以客戶的故事而生產,在溝通、購置物料配件和工藝上均需時。

雖然所造的錶不能夠為顧客回到過去,但他盼望自己能為顧客留住某個寶貴回憶。曾經有一位富商請Gary造錶,該名富商只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是錶面要有他的名字,第二是錶底要有出廠日期。Gary那時候不明所以,後來得悉該富商得了重病,希望訂製手錶給予他的親人和曾為其效力的老臣子。

另外也有不少大膽的嘗試,「一般龍鳳𠼦都係結婚嘅時候新娘子戴,我就諗下有乜辦法可以變為男女都一齊戴呢」,於是以999足金造出龍鳳𠼦錶,令一對新人婚後可將足金配件拆下換成皮帶,將親人的祝福帶在身邊。

不過,在Gary身上最真切的故事,是他在兒子滿月的時候,用18k金造了一隻有兒子樣子的馬騮手錶,「錶盤上有佢個名,錶底最重要係有爸爸媽媽送畀佢嘅祝福」,而他為兒子造的錶也不乏膠錶,為的是讓兒子「每一個時段都有一個回憶,將錶留低畀佢將來慢慢去回憶」。

回首創業之初,他只花了15,000元;時至今日,生意穩步增長,現時月收20至30隻定單,每月營業額介乎30萬至80萬元;至於一般手錶利潤率超過一半。他也經歷一段艱苦時間,「超過八個月係一隻手錶都冇賣過,亦冇人去問我哋隻手錶值幾多錢」,幸而在一個展覽上嶄露頭角,第一張定單便超過200隻。

辛苦背後,太太默默支持,他哽咽道,最大壓力是「唔知道你可唔可以賣出一隻錶,或者能夠令到你生活」,但太太在背後不斷鼓勵,「繼續啊!你堅持,只要你做一隻錶,賣出一隻錶,其實你嘅成果已經喺度」,所以今年特別製造了一隻手錶,裏面有太太、兒子和其名字,送給一直支持他的太太。

相機和錶都代表着其工作生涯,他說鐘錶的「滴答」聲,與相機的快門聲相似,有一種很清脆的感覺,讓人在寧靜的環境裏,感受到人生時間和快門是一樣,「只要把握到時間,你嘅人生就過得更精彩」,並以座右銘「我唔怕輸,最怕係成功,因為成功後是失敗嘅開始」,警惕自己在創業路上永不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