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濫情之荒謬 - 高慧然

台式濫情之荒謬 - 高慧然

一個單親家庭的二十歲男孩,晚上在火鍋店放工後,駕車替媽媽送貨。因疲勞駕駛,連撞四輛停泊路邊的法拉利,初步估計,四輛名車維修費用超過新台幣1,000萬。

男孩駕駛的送貨車沒買第三保,維修費用很可能需要他獨力承擔。傳媒用「孝子」形容肇事者,於是,他疲勞駕駛、不買保險、涉嫌超載等等,全部被忽略不計,輿論一片濫情,幾乎一面倒同情「孝子」。法拉利的車主被人起底,嚇得不敢返工,民眾甚至去向法拉利車主求情,要求他們自認倒楣,放棄維修賠償金。也有人希望政府立法,為所有貴車賠償設置上限。

「錢對跑車車主來說是額外的,不是他的救命錢;但這些錢對那個林男(肇事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救命錢,這就是輕重之分。」這番無視法律法規、道德凌駕法律的言論,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愚民心聲。

損毀最嚴重的法拉利車主在沉默兩天後,終於在網絡貼文,自辯「我不是富二代」、「我的錢也是辛苦賺來」、「我也是孝子」、「車輛最大的損失是折舊費,這一部分我們都默默地自行吸收了」……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公憤。明明他們才是受害者。最後,車主要溫情安慰肇事者,「這幾天身體狀況還好嗎?」、「吃飯了沒?」、「讓我們一起面對」……而「孝子」被法拉利車主的溫情問候感動,呼籲大眾「不要再罵車主」。

外人去台灣,總是被台式人情味打動。但是,當一個社會被人情和道德綁架而不自知,這個社會,是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