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不護髮的人 鄭伊健 - 方俊傑

蘋人誌:不護髮的人 鄭伊健 - 方俊傑

鄭伊健拿着一杯冰凍生啤,坐下,提議:「不如,你都飲番杯啦。」本能反應地,一口拒絕。開工呀,又不是過來跟老友聊天談心,傾一傾利物浦如何擊潰曼聯,或者李佳芯演技出色抑或陳煒身材更吸引。

不知是喉嚨乾涸,還是天生太愛酒精,想一想,又答應。「做新人時,一路接受訪問一路飲酒?直頭是不尊重,死梗!現在?好穩重。我覺得自己有足夠經驗去應付件事,做好工作之餘還可以在過程中尋找樂趣。」鄭伊健說,年紀漸長,其中一項好處是不再似年輕時騰雞。又有道理。年輕二十年,初入行時,我也會死守好多其實沒必要死守的規矩;今日,才開始懂變通、取巧,甚至偷雞。或者,是代表我也一樣年紀漸長了。即使,現在見識到好多新人,早早視任何規矩如無物。

只不過,鄭伊健算年紀漸長?駕車經過長期擠塞的紅磡隧道,不能避免地注目他的演唱會海報。一頭濃密烏黑長髮,時光倒流。或,時光停頓。「我留長髮,因為不明白為甚麼要浪費時間剪髮。我少洗頭,也不用護髮素。」然後,看到自己越來越高的髮線,用極多定型噴霧才算勉強維繫到一個髮型,我只想拿出一頂冷帽往頭頂上戴。
攝影:黃雲慶

上一代的產品

「科技發達,張相執過,執得幾好箒。」鄭伊健可能見我神情有異,好心安慰一下。我正坐在他的對面,目擊他那具備彈性的秀髮,撥一撥便隨風飄揚。「每個人都會老,有些特徵總會發生,無法逃避,只在遲,還是早。順其自然吧。秦始皇用盡方法追求長生不老,最後有甚麼下場?死!那不如把時間花在其他有意義的事。」

不想浪費時間,鄭伊健才留長頭髮。「愛美的,鏟青,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總要去剪一次髮。長頭髮似我,一個月兩個月也分別不大。」他好像忘記了需要計算日常打理時間。沒頭髮的,沖一沖水,就算洗過一次頭;似鄭伊健,要落護髮素要吹頭要焗油,樣樣費時間。「以前,很少洗頭,弄到頭皮敏感。我現在要用不過熱的溫水洗頭,洗得很乾淨。打理?有時,頭也沒洗便行出街。就是知道定型噴霧導致脫髮,我從來少用。」

真符合鄭伊健人生哲學:你越緊張越好好對待越整色整水,越容易失去;順其自然,才歷久不衰。「不是我不想改變。我也試過陸軍裝,甚至剃光頭。沒人記得,大家只記得我長頭髮。還堅持改變的話,是為了甚麼?」

不變有個好處,不變最符合觀眾期望。由《古惑仔》到《黃金兄弟》,既賣合作無間的友情,也賣集體回憶的歲月。「成為別人的集體回憶,其實要開心,要感恩。以前做過的事,除了搵到餐晏仔,也曾經令過他人產生共鳴。最怕說起那個年代,完全忘記我存在過,我會好失望。」

不變也有壞處,很容易被看成過時產物。鄭伊健說了一個有關電子遊戲機的故事:「我一直覺得遊戲機本身就是藝術。由兩支棍開始發展,2D畫面到3D再到4D,今日是AR。遊戲本質沒有很大的突破,咪又係射擊?但細節不同了,背景畫面變得真實。以前,想打機,要開電視機要入帶;今日,手提的,玩家不可以留在電視機前面,拿出來,隨身攜帶,又可以打下去,不會失去之前的數據。不喜歡打機的人,可以說電子遊戲毫無變化,從來也是拎支槍出來嘭嘭嘭;喜歡打機的話,就算沒有時間玩,袋住部機也娛樂到自己。是沒有變化,又有變化。你說我是上一代的產品?這是事實。上一代的產品有甚麼問題?時裝也常復古,上一代的產品,算out,還是算in?」

Fashion嘅嘢,我識條鐵。電子遊戲機,識少少。Playstation已推出到第四代,最近,Sony宣佈復刻第一代。買家未必再似90年代般沉迷,買來儲買來緬懷也開心。根本沒人怕過時。

現金獎

鄭伊健總有這份氣場。動聽一點,叫隨遇而安;苛刻一點,可以叫不思進取。「從擁有甚麼的角度看,我已經好好。一個藝員訓練班學員,可以做歌手,可以拍電影。由一無所有到慢慢擁有,有一段時間,的確會以為輪到自己啦,會得意忘形,會理所當然。原來沒有理所當然。你付出努力,其他人也付出努力。你要問自己:付出努力,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認同,還是想做好件事?」

世界很現實。例如馬國明很瀟灑,一直堅稱對獎項毫不在意,結果,每年也只獲分配豬肉獎,大獎留了給擺明車馬很在意的前輩後輩。「好多人喜歡馬國明喎,大家都覺得馬國明值得攞。有些東西,失去了,但得到更多。幾年之後,還有沒有人記得獎項得主?未必有。今日,我開演唱會,很多人話我有好多首金曲。金曲?我無攞過呀,你們說的每一首歌都未攞過獎,到底算不算金曲?」

最活躍的時期,鄭伊健拍的每齣電影都賣座,每張唱片都銷量冠軍。「黃秋生曾經取笑我:『你呀,攞唔到獎㗎啦!』我話:『不緊要啦,我要現金獎。』秋生笑一笑:『我都情願要現金獎。』來到今日,喜歡我的,會繼續喜歡;未喜歡過的,不會突然走去買飛。我已經好滿足。可以無人睇㗎!可以不再需要娛樂事業呀!我也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演唱會,今日有,就享受每一日吧。」

拿過很多現金獎的鄭伊健也有煩惱?「我也會擔心生活,也有壓力。身體可能隨時出現變化,有突發需要,會計唔掂數。安全感這回事,用錢也買不到。只好繼續工作。」繼續工作就要有心理準備退下來。這一點,鄭伊健應該最難適應。扮演過無數漫畫角色的真人版,漫畫角色有權永恒不老,真人不能。「如果沒人記得我演過甚麼角色,我會覺得自己好失敗。我已經有了,是未必突破到,但我未死,還有時間。再拍《風雲》,找我轉演聶人王囉。」鄭伊健扮演過兩次聶風,希望你記得。聶人王是聶風阿爸,配角。「你看《Avengers》,很多金牌演員也甘心扮演配角,最緊要好玩,個角色有需要,不是純粹擺我喺度,無戲的,就無謂。接受到件事,件事才會好睇。」

長青不老未必是好事。個個談論《古惑仔》,林曉峰、陳小春、錢嘉樂連謝天華也有兒有女,鄭伊健不為所動。「我不會有小朋友。」說得斬釘截鐵。

不願生育,大概可分成兩種原因:生物性和社會性。鄭伊健似乎屬於後者。他不是不喜歡小朋友,相反,他比一般人更留心香港的教育狀況。正正因為太留心,才得出香港不適宜養育下一代的結論。「我以前做兒童節目,小朋友,應該要開心。香港的小朋友開心?社會壓力逼到家長一定要跟老師WhatsApp,不跟隨的話,會被排斥。這種教育手法,我無辦法認同。做人不簡單,香港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如果,有一日,個細路問我:『我唔明白點解你要生我出來呀?』我不懂得回答。」

可以離開香港吧。「我在香港長大,家人、朋友、地方……離不開的。」我常覺得,一對夫妻如果有共識不會生育,婚姻其實未必有很具體的意義。「去到某個階段,對方會有結婚的需要。」即是太太沒有需要,婚可以不用結?「也有可能是我需要。婚姻其實似打開了埋在心裏面的一個鎖,從日常生活中看不出來,沒有感覺的,是知道有些分別,又解釋不到。」鄭伊健說,結婚初期,刻意低調,要一段時間才克服到顧慮。慢慢,才懂得享受無拘無束的舒服。「結婚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買樓才煩惱,因為要供。我不明白為何要將婚姻跟置業掛鈎,結果,讓人慢慢失去自己。」我說,是約定俗成是人云亦云,說到底,是因為人類喜歡比較。「我很坦白,我不是叻人。世界愛競爭,我沒有能力改變,不過,我也沒有理由參與。」

後記:火影忍者

訪問鄭伊健之前,在專播舊片的電影台,翻看了一遍《六壯士》。2004年的港產片,六個男主角,有鄭伊健有後生得多的林子祥有還未上大陸歌唱節目的李克勤與許志安有還未被封殺的杜汶澤還有一臉稚氣的譚俊彥,片名取材自60年代荷李活戰爭片。不是漫畫,不似《風雲》不似《中華英雄》不似《古惑仔》不似《百分百感覺》,又撞正鄭伊健的事業低潮期,難怪票房一般。

漫畫之王的確熟悉漫畫。「過了這麼多年,有人批評有人接受。我信因果,種甚麼,一定會得到甚麼。未必是今日種,今日便得到,可能要隔一段時間用另一種方式呈現。像《火影忍者》入面的自來也。預言說他將會影響世界,他卻不是最出色的一個,他只是教出一個最好的徒弟,也教出一個最壞的徒弟,間接地影響世界。有甚麼好追求又有甚麼好擔心?你根本不可能預測未來,就算風水師告訴你會賺好多錢會發大達,他可能沒告訴你要付出甚麼代價,說不定要犧牲健康,到時,你還想不想預言應驗?」添了第二杯生啤的鄭伊健,說自己不夠叻。比很多自以為很叻的人,叻得多。

髮型:John Chung@Barbieri Privata 
化妝:WILL Wong 
場地提供:Prohibition@海洋公園萬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