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是由幾百個鋼筋管搭建的,交叉縱橫互相牽扯,有三人高,就在展覽入口處。是此次展出的體積最大的作品,幾個工人開始那一兩天都在藝術家的指引下為這個作品忙碌。
午休的時間,他們叼起香煙,坐在鋼筋管旁邊擺龍門陣,其中兩個一老一少,斜頭問我:專門做個鋼筋搭的工地是撒子意思嘛?我當時其實也不明白,胡亂猜測說可能是想搭個工地的樣子給城裏人和外國人看罷。他們不信,老的那個說:城裏人每天出門都能見到工地,何苦巴巴的跑來藝術展看這個。年少的則問:外國沒有工地嗎?
開幕之前,我參加了研討會,那時這裝置已經建得更加完整了,外側掛了一些警告牌,上書:施工重地,小心危險。內裏走進去則是一些小屏幕放的影像,內容多和農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工作有關。會上,藝術家介紹了一些創作意圖,說這個叫做《巢》的裝置體現出某種宗教感和藝術感,表現了中國底層的生活狀態。
說來也算奇妙,的確是因着搭建這些藝術品,和這一幫工人兄弟混熟,接觸到平行空間裏的另一個世界,是少小離家,是搏命賺錢,是幾十小時不睡覺換得老闆高興,是一頓飯花十塊買超市的多飯盒飯囫圇下肚。也是讀書輟學,是不識丁字,是每日裏的借酒澆愁,是年關前的巨大壓力,是和遠在家鄉的孩子日夜分隔。
我告訴他們這作品的寓意,他們只笑,不接話。他們對鋼筋巢裏的小視頻不感興趣,靠在牆上刷電話裏的短視頻app,那裏邊有更加強烈的喜怒哀樂,人們大哭大叫,和展場的含蓄與內斂隔着一個屏幕就隔了十萬八千里。
展覽開幕的時候,這作品的前後左右都掛了些安全帽,參觀者想要進去看影像先要戴頂安全帽,所謂儀式感大約就在穿戴之間默默成形。有幾個少女打扮甚是好看,像淘寶主頁推薦的街拍達人。她們把黃色的安全帽斜戴着,對鏡打理好帽下延伸出的長長髮絲,在《巢》前比V自拍,然後跳着進去看藝術品。算算年紀,她們和那小師傅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