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將過去,日本的年度漢字為「災」,很沈重。由於明年要更新年號,平成時代最後關鍵字,讓民眾期望「轉災為福」。
年度漢字票選始自1995年,是反映社會訊息指標之一,活動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負責,向一般公民與團體徵稿與投票,今年有19萬多張票選,而「災」字以20,858票當選。依慣例12月12日「漢字日」,在京都市清水寺公開,並由住持森清範代表,於特大型和紙上揮毫,寫下大大一個「災」字,供奉在千手觀音尊前,之後移送博物館。
今年日本深受地震、酷暑、豪雨、颱風、德國麻疹……等災害重創,而9月份強颱「燕子」令關西及北海道民眾死傷、痛失家園,當時我也在大阪,見到聯絡橋被撞斷,唯一通道中止,關西機場癱瘓之危難,作為「難民」,幸好也在暴風雨中沈着應變,另覓機場輾轉逃生回港,這個「災」字大有同感。
香港年度漢字難道不是「災」嗎?看689的UGL案被ICAC及律政司未徵獨立法律意見而「放生」、看法庭被告欄上都是教授、學者、牧師、律師、立法會議員、學生領袖、維權人士,香港的法治、廉潔、人權、自由、公義……肯定承受着共災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