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洗太平地了。Twitter、IG、面書,終於開始有系統地對付造假。
不誠實使用電腦,是互聯網、社交平台和KOL崛起、人氣的不秘密武器。拿走了一切的假用戶、5毛、假內容、假留言、假likes、假瀏覽量、假點擊,網上還剩下什麼?
這個想法總教我震撼,又有點exotic。不知恁地,想起張愛玲說「香港是很物質本色的,很難想像,沒有了物品,香港還剩下什麼」。
去淘寶,買一萬幾千數百個likes,followers或留言是公開的詐騙販賣,門路亦不止淘寶。三線歌手會買、PR公司會買、廣告公司會買、KOL會買,大家一齊買假。
媒體可以買假,瀏覽量便應聲飆高;編輯可以買假,自己負責的版面人氣飛彈,專欄作家可以買假,撰寫的文章收視大捷;KOL可以買假,likes數粉數雙雙大升,總之製造假人氣,催谷假瀏覽量,營造假銷情,虛構甚囂塵上的群情。大有大做,小有小做,絕對聽過有傳媒主管、專欄作家,自己多開幾個面書戶口,一人分飾幾角,在自己的文章下,積極留言,大讚大談,唱兩簧有之,互片有之,偽造一片旺丁旺場,熱鬧昇平之象。
英國的"mobile, online & digital market research specialists"- Juniper Research,其調查廣及全球8大地區:北美,拉丁美洲、西、中、東歐、遠東及中國、印度、亞太、非洲及中東,得出的驚人數字是網上廣告詐騙,平均每天騙吞5,100萬美元的巨款。其中一個專門研究未來數碼廣告形勢的報告,指出單是2018年,網上廣告詐騙吞掉的廣告金額為190億,我相信是美金。數碼廣告的預算,每$3之中,有$1是給騙徒渾水中摸走了的。
還得了?首先,是Twitter先亮劍的,把數以百萬計的可疑戶口封鎖,高姿態打壓造假。世上早有Twitter Audits,讓你可輕易核算一個Twitter戶口,到底有幾多水份,幾多真實。要知道有Digital Marketing Agency,為了達到指定的業務指標,是會買假粉回來交差的。
面書從沒有那麼重視道德,從不會自動自覺,反正對面書有利的,假,它才不理。面書沒有facebook audit,但市面也有些likes check工具可作面書專頁分析。我自己便收過「行家」報料,爆某位B君的葡萄酒面書專頁,假粉、殭屍粉充斥,「明明萬九幾粉,個個po得幾個、廿個likes,唔啱數」,比例不對;一驗之下,見其大部分粉絲來自南亞地區,緬甸、孟加拉等不少,香港粉絲呢,百位數貨仔,有圖有真相,發水比例之癲,地產商行埋一面。
當Twitter進行戶口大清洗,假likes肆無忌憚氾濫的facebook及IG不能太陽照常升起了,對家有行動,它不可以懶懶閒,繼續烏煙瘴氣,醜聞還不夠多嗎?
先有面書要封鎖假戶口,為各國政治攻訐造市之抹黑守關,防患選舉舞弊;近日,Instagram又高調宣佈認真鎮壓,打擊假likes、假followers及留言,IG將刪除不真實的likes、follows及comments,一旦偵測到戶口有靠apps發動的假反應,偽造假人氣的動作,一律剿滅,clear。
簡直燒炮仗。IG揚言要用更多的努力,促進IG有更多真實用戶,更少虛假受歡迎的騙子。他們已設計出懂得檢測異動及刪除假人氣的工具,亦發現很多戶口,進行了付費買知名度、買反應、買由apps替他們催谷受歡迎假象的騙子行為。IG會發信息通知斷正的用戶,他們的「不誠實likes、follows及留言」已被清除,並須停止這些欺詐活動。從此,所有造假戶口的follows及likes數將大減。
如果你有朋友最近的面書或IG「無緣無故」被封鎖,又抱怨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可能人在做天在看,那戶口造假太甚被封了。
早就應該啦。
新媒體相對舊媒體,最厲害的是什麼?是unlimited。是量。別斷錯症。舊媒體,永遠不夠新媒體打,是以為以前篇幅有限,廣告位有限,信息發放渠道有限,有限,便有價有市。新媒體,什麼都是無限的,鬥頂爛市。偏偏廣告生意的計算單位,也以量計,兼可以是假的,幾假都可以。舊媒體,普及性、讀者人數、收視率,要audit求真核實,網上媒體,假likes假follows假留言成行成市,大家也好像不在乎。報章雜誌電視,正式調查過讀者、觀眾的年齡、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有所謂「quality readers」,因為不同的眼球,消費力是不同的,也講求「質」。社交平台呢,我在面書填寫自己的年齡,是1915年出生。
要從真實人類中,取得views、clicks、likes,都不容易,但要從Internet/Social bots等軟件程式催生瀏覽量、點擊率等,要幾多有幾多。也是時候慢慢正本清源了。
舊媒體的出現,因為文明、進步、追求知識;新媒體的出現,因為要解放、推倒、追求民粹、反智。說平台上要自由,不審查,我從來不認同,不認同自由和不審查的絕對。沒有規矩、沒有法治、沒有文明的地方,我才不要。想像一下沒有交通規則的城市,一日車禍多少次。
假,曾經風流,未來,Ad fraud是個大命題,「真」,是個大資產,有37%的廣告商,說願多花11%或更多的premium,給 "certified human traffic",肯花心思經營、確保自己的真,用力打假,將是勝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