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貿易談判 - 左丁山

華為與貿易談判 - 左丁山

一個孟晚舟,搞到香港商界哄動,科技界哄動,中美加三角鬥力,對香港不知會否帶來禍患。拘捕孟晚舟,是美國向中國貿易談判的籌碼,還是另外闢一個新戰場,由美國司法部主導?此事事前無通知美國貿易代表和白宮,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是反華鷹派,他在拘捕孟晚舟之前早獲通知,而總統特朗普要到拘捕前才收到報告,可見得這件事情是國家安全──司法──情報部門主導的,財政部貿易代表皆蒙在鼓裏,便不足為奇。故此鷹派黎希澤(貿易代表)和努欽(財政部長)以至白宮首席貿易顧問拿華路都堅持貿易談判與華為案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不可混為一談,華為案不會影響貿易談判。

但中國經考慮幾日後(12月1日孟晚舟被捕,12月6日事件公開,北京要到12月8日後才開始大力抨擊加拿大和緊急召見加拿大、美國駐華大使),態度表明強硬,正與習近平外訪巴拿馬、葡萄牙回京稍事休息後作出的決定有關。中國搞對外事務,素來是看全局,不輕易把不同事情作不同處理,於北京眼中,美國一邊打華為,一邊要談判,全是傷害中國利益的詭計,怎會與黎希澤用同一觀點看事情的發展。最糟糕的,就是白宮或各官員,發言常不配合口徑,如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卡洛對記者說:「不能保證孟晚舟不會是貿易談判的籌碼」,北京聽了,疑慮便生,其後到特朗普對路透說,如孟晚舟事件有助於中美貿易談判,他會考慮介入。至此,孟晚舟成為政治棋子,已是必然。

打華為是科技戰,純粹講貿易赤字是貿易戰,兩者實不可分,中國斷不容許孟晚舟成為談判籌碼。谷歌等美國大公司在新加坡碰巧召開「保安及安全會議」,傳出消息是各大美國公司高級行政人員暫停訪華,谷歌立即否認,指是假新聞,但相信也不致假得太離譜。抓外國人作人質談判籌碼,是所有國家都懂得玩的把戲,一位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不是被中國拘留了嗎?

另據CNBC報導,美國科技界二十年來不斷向司法部反映中國公司抄襲美國公司科技,司法部對中國有不同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指控,經年累月之後,美國國會及政府行政部門都有共識:中國偷取美國科技,繼而成為美國的威脅,但無辦法直接「一棍扑下」。因制裁伊朗,美國捉到中興痛擊,今次又同樣因為伊朗,乘機棍打華為,故此司法部對從加拿大引渡孟晚舟一案高度重視,許勝不許敗,否則功虧一簣,除非特朗普不理司法部而直接向加拿大施壓,杜魯多必然不敢因政治而貿然放人,華為不如下定決心聘用一流律師大打一場反引渡官司,在法庭大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