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如果說金球獎是奧斯卡前瞻,明年的奧斯卡,不存厚望。看金球獎提名名單,簡直好笑。戲劇組最佳電影五強,有三齣是黑人導演黑人演員。如果,戲好,五個提名全黑,也不是問題,但連《黑豹》(Black Panther)都有份,根本是另一種歧視。同為超級英雄電影,不拿來跟《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比較,就是連Marvel前作《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也遠遠及不上。餘下兩個代表,《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Bohemian Rhapsody》和《星夢情深》(A Star is Born),不屬於喜劇及音樂劇組別?難道去屆的《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音樂得多?慘在Queen的傳記片或Lady Gaga的愛情片,也不算特別優秀。
焦點放在喜劇組別。《我的超豪男友》(Crazy Rich Asians)是用來刺激收視率,《魔法保姆》(Mary Poppins Returns)跟《星夢情深》一樣,都是翻拍過無數次的不知幾幾代版本。得主恐怕不出《為副不仁》(Vice)、《爭寵》(The Favourite)、《綠簿旅友》(Green Book)之間。前兩者都是名導演出品,《為副不仁》的Adam McKay拍過《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爭寵》的Yorgos Lanthimos拍過《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綠簿旅友》的Peter Farrelly,相反,最出名的作品是《情迷索瑪莉》(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潮流愛說反標籤,《綠簿旅友》穩佔上風。
看Peter Farrelly可以跟《羅馬》(Roma)的大師級Alfonso Cuaron齊齊爭奪最佳導演,已經夠娛樂性。名氣很重要。沒有名氣,幾時輪到Bradley Cooper?為求政治正確,點都要有位黑人導演,放棄拍過《月亮喜歡藍》(Moonlight)的新貴Barry Jenkins,選來老牌的Spike Lee。真真正正被完全遺棄的,其實是拍過《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那位Steve McQueen。他的新作《剋.寡婦》(Widows),一項提名也沒有。
跟《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導演Damien Chazelle不同,人家在《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將傳統上被視為國家光榮的登月計劃,描寫成一場又一場勞民傷財的爛騷,根本是自己申請給評審團遺棄。《剋.寡婦》卻有齊角逐奧斯卡的條件:借幾個劫匪的喪生,帶出幾個寡婦合謀食大茶飯的遭遇,表達出女權的平反,表達出黑人勢力在政治圈的崛起,表達出白人權力核心的腐敗,而且有娛樂性,不再典型文藝。由《失蹤罪》(Gone Girl)小說家Gillian Flynn撰寫的劇本,保持水準,在橋段上扭完再扭,複雜程度足夠拍成一齣迷你電視劇。食正黑人熱,依然一敗塗地是有點奇怪。勉強要找些理由,可能是因為珠玉在前,同為黑人扭橋電影,去年已經有一齣《訪.嚇》(Get Out)。又或者,就是死在太貪心,既要看Viola Davis的打劫計劃能否得逞,又要看拍過《銀河守護隊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的高妹Elizabeth Debicki全裸,又要看一黑一白兩位參選議員大鬥法,太疲倦,已經忘了接收電影想傳遞出來的訊息。又或者,更加直接:因為有Liam Neeson。沒說笑,自從拍過《救參96小時》(Taken),Liam Neeson已經絕迹頒獎禮。黑氣之凌厲,連例不虛發的Martin Scorsese套《沉默》(Silence)也被剋死。他才是名副其實的剋寡婦。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