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和裸宮 - 邁克

大胃王和裸宮 - 邁克

因為不學無術,我一向以為希臘文和中文河水不犯井水,直到最近讀了《全部都是希臘文》,才驚覺它們也有眉目傳情的時候,出其不意誤打誤撞也好,天生心靈相通也好,總之巧妙得令人嘖嘖稱奇。譬如英文的stomach,希臘字源stomachos指的是「喉」,並非如今共識的「胃」,再追溯下去洗刷出stoma,卻是「口」的意思,哈,那麼我們的「胃口」豈不是兩全其美?真正的胃古希臘文是gaster,衍生了gastronome,中譯美食家或老饕其實都抬舉了,既然和胃息息相關,乾脆叫「大胃王」才恰當哩。來自psuche的psyche,中文是「精」或「神」,但那個古怪的希臘字原來也指蝴蝶,我馬上想起粵語片有一部余麗珍領銜主演的《七彩蝴蝶精》。十六世紀英語人將oikonomos領養成economy,原意「管家」,十七世紀之後才升級成為「經濟」,十九世紀ecology應運而生,輪到現在又有eco-friendly,兜兜轉轉越行越遠,中文由經濟到環保倒一脈相承。

英語直接移植hoi polloi,亦即我們所謂「販夫走卒」,希臘原文泛指群眾,如果是低端人口另有agoraioi一詞──直譯「街市佬街市婆」,在中文人口中簡直沒有分別。老鼠(mouse)來自mus不出奇,想不到肌肉(muscle)竟是同一老祖宗所生,皆因希臘人認為皮下賁張的有機組織像竄動的老鼠,和廣東人稱手臂二頭肌「老鼠仔」不謀而合。鍛鍊肌肉的場所gym,字源gumnos是「裸」,因為古人運動唔着衫唔着褲,「裸宮」名存實亡,太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