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凝視】上海宣一宴(中) - 詹宏志

【片刻凝視】上海宣一宴(中) - 詹宏志

【片刻凝視】
事實上,在決定到上海辦「宣一宴」的時候,我先到上海尋找場地,也到各種市場去了解一下食材的供應情形。

尋找場地的想法,主要是想找到一個舒適溫暖的宴客場所,讓赴宴的朋友可以放鬆心情;其次,也必須那個場所擁有一個大致可用的廚房。場地如果是餐廳,好處是廚具、餐具配備齊全,還有服務人員可以協助,甚至也有固定的食材供應商可配合。缺點則是專業性較強,氣氛與「家宴」那種家常感不一致,而我想做的「紅燒牛肉」要用四天時間,恐怕很難有餐廳可以借給我那麼多時間。

踏看市場也很重要,主要是想先知道一下食材取得的可能狀態;一位在上海擔任餐廚顧問的朋友勸我不要那麼麻煩,他說:「你把要的材料開出來,我幫你去叫來就是。」但對我這種「業餘煮夫」而言,沒有看過菜市場,我連菜單都開不出來,更不要說開出食材清單了,更何況兩地食材名稱差異不小,按照我習慣的說法開出需求清單,你簡直不能想像會得到什麼東西。

就宴客場地的部分,很幸運地在看了幾個場地之後,就看上了番禺路上一棟洋樓,那是一個有著漂亮草坪院子的獨棟西班牙式建築,原是上海西班牙商會的所在地;洋樓保存良好,室內裝潢與家具都還保有一種優雅古典的氣息。廚房雖小,但基本器具也樣樣俱全。讓我比較擔心的是它的鍋具和餐具數量都不太夠,但管理主人很熱心地說,少了什麼他們願意另外添置,也就讓我覺得可以一試。

陌生又看得出來歷

市場的部分看了一個水準很高的超市,西式素材與調味料看來頗為齊全;又看了幾個街區的傳統市場,這部分就頗令人擔憂了,食材種類並不多,海鮮與肉類品質似乎也並不高。但如果以近年上海高檔餐飲的蓬勃發展來看,理論上這裡應該什麼材料都有,只是路徑不對,不知該去何處尋找。但出版社的編輯同仁安慰我,答應我他們會繼續「踩點」尋找,在我正式來做菜時,一定設法幫我找到所有的食材。

我也開始思考我的「菜單」,既然名為「宣一宴」,原則上當然以王宣一生前做的經典菜色為主;可是又考慮到宴客之處是上海,那些在上海太過普遍的菜色(譬如烤麩、素雞、燻魚等)恐怕也不合適;最好是有點熟悉又不太熟悉、有點陌生又看得出來歷的菜色,比較容易帶來宴客的驚喜之感。最後我擬出來的假想菜單是這樣子的:一,鳳梨香檳;二,烤烏魚子;三,台式卜肉;四,白煮豬腳;五,煙燻三樣(豬頸、墨魚、鮮筍);六,番茄牛肚;七,漬烤甜椒;八,桔香花蛤;九,青豆魚圓;十,海參蹄筋;十一,大蒜鮮蝦;十二,香草蒸魚;十三,紅燒牛肉(佐蛋包飯);十四,牛小排湯;十五,爛糊肉絲;十六,雙色果凍。

其中,鳳梨香檳是迎賓酒,雙色果凍是甜點,先暫不論;菜單中的白煮豬腳、青豆魚圓、海參蹄筋、紅燒牛肉、爛糊肉絲等都是宣一家的家傳菜色,也是來自我岳母家鄉的正宗江南料理;而烤烏魚子、卜肉、桔香花蛤則是擁有台灣血緣的料理,那大部分是宣一來到我們家之後,從我母親身上或其他台菜宴席學來或得到靈感的菜色;而番茄牛肚、漬烤甜椒、大蒜鮮蝦、香草蒸魚、牛小排湯等則是宣一從年輕時期開始到各國旅行遊歷,從各國料理經驗中吸收養分,進而演化而來的料理。如果我想用一桌菜向其他地方的朋友介紹《國宴與家宴》一書的作者,這樣一張菜單似乎是有解釋能力的。

但最困難的工作是「紅燒牛肉」,這道菜我平常在家裡得要煮四天才能完成,每天早晚各燒一回,其餘時間都讓牛肉在鍋中浸漬入味。當然,遇到緊急狀況,我們也可以三天完工,那得要每日多燒一回,才能「加速」完成。在上海的「宣一宴」安排了兩回,一次在24日中午,一次在25日晚上,而我最快22日才能抵達上海,24日這天席上奉上「紅燒牛肉」似乎已不可能,所以我預定改用「牛小排湯」來代替。

我請出版社的工作同仁幫我先訂牛肉,讓我一下飛機就能開煮;他們傳來幾種溫體黃牛肉的照片,從照片看,其中一種來自寧夏的牛腱,顏色鮮紅,形狀飽滿,似乎是個好選擇,我請他們幫我訂20斤的牛腱與20斤的牛筋。等我到了上海,匆匆忙忙趕往宴會場地的廚房,牛肉已經準備好了,而且特地也為我準備了兩口大鍋。為了避免調味上的差異,我特地從台灣帶來了平日慣用的醬油,希望能夠煮出跟台灣一樣的滋味。

驚動朋友著實不少

事實上,這場「宣一宴」驚動的朋友著實不少;宣一的《國宴與家宴》在台灣是由新經典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社的負責人葉美瑤從頭到底是對上海之宴最緊張的一人,她大概是怕搞砸了活動或把我累壞了,私下聯絡了台北天香樓的主廚楊光宗,宗哥一聽說有這個活動,慨然說:「我請假來幫忙。」但大廚師一來,我怎麼能讓他幫忙呢?平常大廚在廚房裡地位崇高,有各種助手可以指派工作,一個人跑到上海,他自己就變成「多能鄙事」的下手了。我再三推辭,宗哥執意要幫忙,我只好接受了。

結果,另一位朋友、咖啡天王James聽到消息,立即表示他也願意幫忙。本來我以為我是一個人帶著鍋鏟去「辦桌」的,不料卻變成實力堅強的「三口組」,除了我這個業餘煮夫之外,一位是米其林星級大廚,一位是咖啡烘焙的世界冠軍,看起來就幾乎是可以打世界盃的「中華隊」了;後來的結果也證明,如果不是這兩位高手挺身而出,上海宣一宴恐怕要變成一場災難了……。(未完)

撰文:詹宏志
PChome創辦人、台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