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京人看了電視轉播老布殊喪禮後說,老布殊在位之時碰上了共產陣營瓦解這等大事,世界由此改變,但他也只是適逢其會,並無太大作為,其實算不得一個偉人。
以中國人的理解,「偉人」必須有驚天動地的作為,有一呼萬應的本事,一站出來,面前便有百萬人歡呼崇敬,甘願為之赴湯蹈火。偉人還必須有「理論基礎」,發表偉論,用「XXX思想」或者「XXX理論」指導國民,代替國民之思想,成為國家的「思想路綫」,認為唯有這樣,才可以取得「偉大勝利」和「重大成果」。即使實在搞不出什麼「思想」和「理論」,起碼也要發明些「觀點」,比如「科學發展觀」之類,否則便不顯其智慧本事,不顯其偉大。其不偉大,便不成「偉人」,身處上位而不是「偉人」,那就不成體統,不像話。因此之故,中國領袖,一代又一代,必須是偉人。本來不是偉人,做了領袖也必成偉人。不然不像樣。
若是以此觀點看美國總統,美國總統雖然是世界上最權威的國家領導人,但從沒聽說過他們有什麼偉大的「理論」,指導國民。也沒有什麼「思想」供國民學習。以至國民思想得不到統一約束,胡亂發揮,只要看到總統不順眼,馬上破口大罵,百般指責批評,甚至奚落。那個做總統的,挨了罵還要出來陪笑臉,不然國民更加發飆。這樣的總統,自然一點「偉人」的樣子都沒有了。
前兩天看一個生活在上海的台灣人在網上說,偉人越少,國家越好,偉人越多,國家越爛。我想,他一定是在罵孫中山和蔣介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