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教育 扮教育 - 陳惜姿

辦教育 扮教育 - 陳惜姿

近來是選校時節,小六升中自行收生,一月要交表了。家長忙着出席中學的簡介會,希望了解各學校的特點。

校長的演講是重頭戲,家長從中了解學校以什麼為先,強調成績、紀律、課外活動、學生成長,還是什麼?聽其言外還要觀其行,演講可以冠冕堂皇,實際行動才見真章。

最近一宗死因研訊,令人扼腕痛惜。一名中四學生某天下午缺課,訓導老師致電並恐嚇會記大過,學生求饒,當晚卻走上絕路。先別說學生生前在此校受到怎樣的教育,有多少委屈;他去世後,校方的處理也很有問題。

據家長和老師在庭上作供,由學生自殺那一刻起,校方已冷待事件。家長在醫院致電老師求助,老師請示上司後決定不前往,因「學校沒有指引」。教師沒有校長手提電話,校長在翌晨才得悉學生死訊。事後家長致電、寫信求見校長,不得要領,最後要家長在校門外拉橫額,校長才答應見面。死因研訊結束,記者致電問校方回應,校長及高層均不在校,無人回覆。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在上水好歹算是地區名校,但學校管理層處理此事的手法,完全不能接受,完全不是辦教育者所為。這不是一兩個老師的問題,是整個管理層的問題。學校高層遇到難題不敢面對,以為用鴕鳥政策便避得過風頭,沒愛心沒勇氣沒承擔,這些人如何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