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線索】
前排介紹新書《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時,提到公司文化,主要係用粗粗哋嘅規矩嚟令大家至少大概向住同一個方向進發,以免努力地唔覺意互相抵銷。而呢啲規矩,寫低先當真。
傾完唔寫低 會變羅生門
要寫低佢,聽起上嚟好廢話。但自己經驗,文字呢個人類史上最重要嘅發明之一,實際上大家唔係用得咁多。唔用,我估係條數計唔掂。記低嘅成本,就係要花時間,而益處係未來可以睇得番。對於明知自己記憶有問題嘅人,例如Christopher Nolan套成名作《Memento》(凶心人)裏面嘅主角,會非常着緊將啲嘢記低佢,寫到成個身都係。但正常人類普遍高估自己未來嘅記憶力,咁結論當然係,咁得閒坐喺度寫嘢,不如快啲搞掂收工好過。
當我哋公司開始唔容許倚賴口述歷史之後,第一個問題係,有乜嘢值得記低?換句話講,有乜嘢值得講清講楚?明顯就係,未來越有機會成日用到,而又越多同事會用到,而用咗個影響越大嘅嘢,就值得溝通。跟住就會發覺,應該溝通嘅嘢,原來平日好少講,甚至完全冇提過,一來經常重要事讓路畀緊急事,二來仲以為呢啲嘢,例如其實間公司或者產品背後嘅定位係乜,其實我哋假設顧客有乜痛點我哋幫手解決,等等等等,大家心照啦。結果當然唔係。
所以決定要寫低重要嘢之後,第一個得着,係重新發現有乜嘢係重要,第二個得着,係終於老老實實咁抽時間去傾呢啲重要嘢。但係如果傾完之後唔寫低,係廢嘅,因為隨住時間,大家實唔記得,然後變成羅生門,要開會去傾上次開會到底有乜結論,之後不斷重複輪迴。寫低,係等未來嘅人有個所謂source of truth,未來嘅人包括新同事,亦都包括未來嘅現有同事。當你假設每個人嘅記憶衰退周期係得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會self-destruct,就會明白點解傾完唔寫低係恐怖嘅一件事。
若唔識寫字 就手機拍片
另一種值得記低嘅資訊,係示範說明。好多時,點樣完成一個程序,點樣用邊個工具等等,係要麻煩另一位同事口述傳遞,而呢類資訊,我哋就抄咗一位朋友嘅公司做法:拍片。如果屬於電腦操作,就screen record,如果電腦以外,就攞部手機出嚟拍。寫字好多人話唔識,而且停低手頭工作寫字又要花額外時間。但唔識字,都識用手機拍片啩,唔得閒,咪下次做嘅時候順手拍埋,根本冇唔做嘅理由。叫同事將重複做嘅動作拍低,一個月之後,公司嘅片庫,應該已經頗齊。
如果公司好少人呢?係咪唔值得記低?我都曾經咁諗,直到有一次我睇番自己兩個月前記低嘅嘢,當堂標冷汗,發現原來我已經唔記得一半,於是決定,以後唔好計縮數,就算得一個人,已經值得做,因為未來嘅人,包括埋自己。
撰文: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