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House裏的人】
香港有趣的政治人物不少,她出場,一定是性格鮮明的角色。如曾鈺成說,有劉慧卿(Emily)在的地方,沒有人會不察覺。
上星期,她收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校長Dame Minouche Shafik信函通知,母校已通過頒授她榮譽理學(社會科學)博士學位的提名,明年7月舉行頒授儀式。第一時間,她把好消息告訴長居英國的何東家族後人何鴻卿。九一年Emily第一次參與立法局直選,選舉經費以及當選後部份基本開支,都是何鴻卿捐助的。後來她與何俊仁組織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何鴻卿有好多年都大力支持。兩人情誼,相知相交,她到倫敦準會約他吃飯或下午茶,往歐洲路經倫敦,也可以到他家小住三兩天。
母校頒授榮譽博士 「不知誰提名」
何鴻卿對Emily獲LSE博士學位有何回應?她在WhatsApp回覆:「他很高興,並說我值得擁有這個博士學位。」從一份工、一份薪水、一心一意當民選議員二十五年,卸下公職,兩袖清風,她依然到各地為人權、民主做監察工作。為甚麼英國著名學府頒一個榮譽博士學位給香港民主女鬥士?誰是她的提名人?我還未收到學校官式回覆,按卿姐所說:「我不知道誰人提名的。」《蘋果日報》李八方說她是亞洲第一位女性、香港第一人獲LSE頒榮譽博士學位,對上一次頒授,是2015年向美國聯儲局前主席耶倫頒經濟榮譽博士。這當然不是她半生爭取人權及民主的總結,「未來我還會面對無數挑戰,正如我在2017年5月在印尼雅加達一個家傭會議上說過,雖然我在2016年10月從立法會退下來,但在人權、民主及法治問題上,永不言休。」她以英文寫在WhatsApp回覆裏。
她表達自己獲博士學位的可能原因,是很直接的:"I always practise what I preach, will not be hypocritical and duplicitous.",致力捍衞公民權利、人權、公義及法治,爭取民主,身體力行,不虛偽,不兩面三刀。所以,要讀懂一個政治人物,不能看樣子,更不能看表情,Emily不是滿口理論的人,如程翔說,她多年來的行動,定期到聯合國表達香港在人權及政治權利的問題,不正是最好的理論表達嗎?她的mentee Priscilla也看得透,師傅跟人交往,不以你的價值衡量,所以,Emily的朋友,來自五湖四海,但你問起某某某,她總說跟那人不熟,君子心懷,如水淡,也不必攀附誰。但朋友病了,她總是密密探訪。
我認識Emily只有短短兩三年,能令她情不自禁的,只有政治話題。從政,跟做明星有一點相似,光芒是天生的,而一個人的政治信仰,是後天的堅持。聽說,早年殖民地英國官員都很欣賞她美麗聰慧,卻也恨透她說話狠辣難纏。按她所說,LSE校友、現已退休的資深大狀唐明治(Michael Thomas),當年曾在校友聚會中鼓勵她參加立法局直選,結果她真的成為第一位女性透過直選進入立法局的議員。入局後,她對問題核心咬着不放,如何鴻卿所料,她是香港民主的「洛威拿」。
從一九八四年戴卓爾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後來香港開的記者會,Emily已經為香港跟一國首相談國際道義責任。"Prime minister, on Wednesday, you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China, promising to deliver over 5 million people into the hands of a communist dictatorship. Is that morally defensible, or is it really true tha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highest form of morality is one's own national interest?"卿姐跟我解釋過何謂"the highest form of morality",那也正是她在LSE唸國際關係碩士時學來的。所謂道義,不單在個人、在國家,在國際政治上,也要講道義。國際政治中道義最高境界是甚麼?有些人講人權,有時要對國民負責,也就要講一國之利。劉慧卿質疑英國政府在中英談判香港前途之時,是不是以自己國家利益為道義之最高境界?這一種諷刺辭令,令戴卓爾「好鬼嬲」,反諷Emily的不滿,不過是個solitary exception。當時候Emily三十出頭,美人裝扮,可惜提問不准follow up,否則還有好戲。 曾鈺成一位曾當國際學校校長的港大鬼佬舊同學,這樣評價Emily:"She's a real democrat! She's a real democrat!"
爭民主和言論自由,不管英治時代,還是一國兩制日益模糊的今天,所有場合的發問環節,她幾乎必然舉手發問,不少時候是第一人。英國不給所有合資格香港人居留權,她駡到今天,見到彭定康仍然追問,如她形容自己:"Like a bad penny, I keep turning up."。而彭定康看到Emily問問題,嘴角總是微笑的。政治人生,看得懂人心,很重要。
接觸這樣大政治力量(程翔說的)而直率的人,看她另一面,也是十分有趣的。記得Emily兩年多前第一趟邀請我在外國記者會(FCC)單獨吃飯,那次因為裝修,大家只點印度炒飯,邊吃邊談,好像才不過一兩個話題以後,我一眼望去,她碟上的飯竟全吃光了,我的,幾乎還原封不動。那一刻,心裏又慌又想笑,驚嘆她怎麼可以吃得這麼快,而我,卻吃得那麼慢。卿姐當時教了我一課,從政時大大小小會議,要吃飯要說話要提問,得自己抓緊時間。我這才領會,從政這一口飯,一點不容易。
本土又西化的現代女性 率直真誠
Emily一生不算富裕,初中開始兼職補習,大學做過侍應,但良好教育令她走上多姿的國際社交層面,是個既本土又西化的現代女性。她看意大利餐廳看水蛇一樣的餐牌,瞭如指掌,但有次在跑馬地一家茶餐廳,我點了鹹牛肉三文治烘底,她吃菠蘿包,兩人都愛港式奶茶。夥計寫好單走了,她眼珠兒一轉,低頭輕聲問我,「你剛才點的是甚麼?」這一回,我是有點震驚。卿姐說廣東話明明很地道,我最喜歡那句是「睬你都戇」,香港人自主性格盡現,誰不知,伊人從來不懂鹹牛肉三文治烘底是甚麼。
今年暑假,卿姐邀請我跟她去看已故著名諧星及名伶梁醒波先生的紀念電影系列開幕禮,當天主人家播放《嬌嬌女》,女主角梁醒波女兒文蘭也在場。六十年代粵語片,地道的香港景貌,文蘭富貴中產淑女優雅打扮,精心設計的錯摸,包括演啞女的文蘭以唱機播放歌曲在一眾賓客面前扮唱歌,最終出醜,半個世紀前的情節意念是有點簡單,但演員聲色悅目,也是非常搞笑的。六十多歲卿姐笑得掩嘴閉眼,一副冇眼睇,卻又邊瞄邊笑,表情十分可愛趣怪,漆黑電影院裏,她咔、咔、咔咔的笑聲,和身旁周梁淑怡呵、呵、呵的乾笑,還不知冷面笑匠許冠文的兒子許思維有怎樣的表情,但整個戲院,卻因為他們變得份外有戲味。
當時,我想起Emily一個小時前被氣得七孔生煙的樣子。率直、真誠,知道她的人,就會知道她。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