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導航】油站本身點入油?

【趣聞導航】油站本身點入油?

【趣聞導航】
油站設施看似千篇一律,其實油站構造絕不簡單,Shell工程經理黃文皓說:「油站地底有油缸,一般油站最少有兩個油缸,一個載電油,一個載柴油,較大的油站可多至五個缸,包括石油氣。」每個油站都有落油位,就是將油帶落地底,地底有五個油缸,就有五個落油位,落油位由一名油品管理專員負責落油過程,運油車每日一至兩次運送燃油到油站,視乎需求,油缸亦有感應器監察油量。」

舊式油站經常散發臭電油味,現今油站不會臭到死,全靠氣體回收系統。「落油同時會做氣體回收,避免氣體在空氣揮發,每一次提槍入油,氣體皆回收入缸。」系統能控制油站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水平,氣體回收箱收集油氣後,便會向高空排走,每個油缸各有一支排氣喉。

當工程師決定油缸位置後,就要決定加油機位置,透過地底的油喉,將燃油從油缸帶到加油機。黃文皓說:「規劃要視乎油站出入口,揀最方便客人、最安全的位置來決定加油機位置,而油缸位置就因應地質及方便落油來決定。」興建新式油站,規劃署有一系列指引,包括油站尺碼、位置及出入口等設計,例如出入口不能設在十字路口及彎位、油站必須通風、有蓋、通道最少闊六米等等。油站與油站之間都有特定距離,市區經常見到成排油站一個貼一個,是因為油站設有共用出入口,則另作別論。

油缸設於地底,最少兩個,最多五個。

香港車流多 油站要有「跑道」

黃文皓說:「在香港建油站難度高,因面積小車流大,要多放加油機應付入油需要。如何文田梭椏道油站,加油機要打斜擺放,方便車主由梭椏道或亞皆老街來都可扭入去入油。油站還要設計一條寬闊『跑道』,好讓汽車夠位駛入油站而不會撞到油泵。」哪個油站的設計較有挑戰性?「公主道油站好有挑戰性,因為斜路比較危險,車流又很多,最大挑戰是落油車來落油時,會阻塞交通。」

油站還有大堆消防裝備,單是滅火筒已超過20個,存放位置也有特定要求,每個油站都必須要有兩支大炮,即巨型版滅火器,留給消防員使用,另有沙桶及一個防漏油裝置。防漏油裝置內有應付大量漏油的吸油枕頭、小量漏油時用的吸油布、防靜電手套、用作圍繞漏油範圍的吸油條、護眼鏡及防止燃油滲入渠蓋的泥膠。

不同顏色的落油位,方便識別不同油品。

新油站皆有氣體回收系統,防止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於空氣揮發。

「跑道」即是油站行車的地方,闊度視乎油站位置是否有重型貨車使用。

每個油站都備有一袋防漏油裝置,內有吸油棉條、枕頭等。

採訪:許維雅
攝影:許先煜、蕭志南、徐振國、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