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擬私有化分析:或溢價51%進行 涉240億

合和:擬私有化
分析:或溢價51%進行 涉240億

【本報訊】連續停牌兩日的合和實業(054),昨晚證實將安排進行私有化建議,暫未公佈作價。分析預計,私有化作價較資產淨值折讓四成,會是較合理的出價,即相當於每股40元,較停牌前有51%溢價,涉資規模逾240億元。
記者:陳雪蕾

合和是於周一(3日)、大股東兼主席胡應湘的83歲生日同日,突然停牌。市場消息指,胡應湘每年「牛一」都會在公司舉行生日派對,與員工慶祝,他在會上主動表示家族擬提出把合和私有化,又指與其兒子、合和執行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胡文新在廣州花都項目上意見分歧。胡應湘又提到,私有化後會繼續主理公司業務。據了解,胡文新當日並無出席父親的生日派對。

合和中心為合和旗艦物業,於1980年落成,樓高64層。
譚德潤攝

胡應湘任主席的合和,證實建議私有化。
資料圖片

酒店業務隱藏價值52億

合和停牌前收26.45元,市值230億元,相比今年9月底止每股經調整股東權益66.2元,股價有60%折讓。按停牌前市值計算,即使無溢價,需涉資最少高達160億元以收購街貨。據合和2018中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合和的酒店業務隱藏價值達52.15億元,合共為每股增加6元的隱藏價值,市場相信是大股東提出私有化的誘因之一。

合和2013年曾分拆香港資產上市,惟最後未成事。胡應湘夫婦及兒子胡文新合共持股約31%,計及公司副主席何炳章持逾3%股權,即使沒有任何溢價,私有化涉資規模最少160億元。如果以經調整股東權益每股66.4元計,涉資規模達到400億元。市場人士認為,要成功私有化相當困難。

有地產分析員相信,以目前市況,私有化作價較資產淨值折讓四成會是較合理的出價,即相當於每股40元,即較停牌前有51%溢價,按胡應湘需要收購其餘約65%股份計,耗資達240億元。有外資分析員則指,私有化作價要逾50元才有吸引力,即較每股經調整股東權益折讓最多兩成;又指扣減合和持有的現金,胡應湘仍需自掏腰包逾百億元進行私有化,估計胡有可能獲私募基金支持,或把合和部份資產抵押予銀行以換取資金。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合和長期被市場低估及忽略,即使私有化不成,相信可讓投資者重新審視公司價值。假設私有化成功,估計大股東或一、兩年後把合和地產項目重新打包上市,故認為合和私有化是「無得輸」的方案。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梁杰文亦認為,合和市值僅二百多億元,不如長實(1113)、恒地(012)般大,毋須向銀行借取大額備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