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死官 - 林夕

審死官 - 林夕

是誰偷走她的優酪乳?台灣一名大學生,回家發覺冰箱少了一瓶市價59元台幣的優酪乳,問過合租共住的五名同學,沒人承認,台女一怒之下報警處理。

故事發展到這裏,大多數會認為台女偏執、衝動、還是捨不得那59元台幣呢?抑或覺得她夠笨的呢?一則驚動警方,以後這室友加同窗關係還能怎麼維持下去,同居一場,多多少少也有一點點感情吧。

台女沒有,反而將找到的空瓶子到警局報案,瓶子因為冷藏過,水氣上沒留下指紋,結果要檢驗五個人的DNA,連空瓶子共六個樣本,光是這一筆費用就涉及萬八台幣。元兇當然落網,原告呢?案件到此為止,真正審死官的才剛開始。

輿論判官幾乎一面倒聲討,私人恩怨要動用公帑,不過是59元而已,小題大做,小器。其中有位教師表示,若果他是辦案警員,就買一瓶給原告,或者讓五位室友集資買一打還給她。有這樣的老師,真為他的學生擔心,以後發生同類事件,以金錢衡量,價碼不大的,和稀泥是最方便的做人之道。

偷飲室友的飲料本來真是瑣碎事,但到報警關頭都不肯承認,以為不會動用到檢驗DNA那麼勞師動眾,因而心存僥倖,這罪大就大在往後會抱有什麼樣的是非觀,為一宗小事而背負了內疚,然後這小偷也變成受害者,她其實才是小題大做者。

警方也表示無奈,民眾要尋求協助,也要依照程序正義受理,以維持公理公義,雖然不符比例原則,但無法可依,也要受理。沒錯,是浪費警力是耽誤了鑑識科的人力,不過,一般人似乎只着眼於失物價錢,以及檢驗的成本,說這筆錢若由原告自掏腰包,就沒意見,而沒想過台女雖然固執,但因為對室友失望,也只為求一個真相。警方提到的公義,似乎也不成比例,公義原來只值59元?那麼,真相以及公義的價格究竟由誰來定呢?

與朋友討論此事,他們也說我偏執。我說,如果是我也不會那樣做,所以不算偏執,連固執都不是,只是執着於原則,但可以處理得圓融一點,例如,一臉誠懇的說「其實不介意,不過不想大家心裏留下一根刺,誰偷了說出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然後,再哽咽地說,「如果沒人坦誠以對,這地方也不能住下去了,因為大家都失去了信任。」大學附近套房不好找,湊齊五個好相處的也不容易,可能真有機會突破小偷心房,坦承後大家痛哭一場吧,不是更理想的結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