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日本,後到台灣;期待已久,終於輪到香港了:《SD》海報成《蘋果》頭版,惹起一陣哄動。以當天的搶購潮看來,被這部漫畫感動過的應該不止我們這群以前日夜追看的中佬;流行有別於經典,前者一時,只有後者才能跨越時空,影響一個又一個世代。面上籃球是故事主角,是何種魔力令平時不看籃球的人都手不釋卷?
只要細看過就會了解原因。籃球可能是井上雄彥世界觀的載體,可是它盛載的並不止籃球,還有更多的夢想;夢想,才是整個故事的主旋律。
不妨回想一下,湘北五人,都在追夢,都在透過籃球追夢:櫻木的夢想是晴子,當初加入籃球隊只為討對方歡心;流川的夢想是日本第一,拚命訓練只為打倒每一個對手;赤木從小就想稱霸全國、宮城要親近彩子、三井想彌補遺憾。五虎之外,其他角色,魚住望打倒赤木、長谷川想壓制三井、沢北要去美國、豐玉的南烈和岸本堅持用自己方式贏球,亦不過想用戰績說服校方,令啟蒙教練北野回歸。不同的原因,讓他們同樣地在場上把自己消耗淨盡。
夢想無界,見到書中各人奮力追夢,無論打不打籃球都會被深深感動;小時候看漫畫總沉迷誇張絕招,看過《SD》,原來寫實故事才更加悸動,因為在眾多角色當中,你總會找到自己。赤木、三井、宮城、流川、櫻木甚至木暮,是他,也是你和我。
作為我輩男人的青春聖經,即使到了今天重讀,還是會有新體會的。其實這部漫畫早就赤裸裸地告訴你追夢之路從來不平坦了;來到今天,你多久沒談過夢想?
生活逼人,為口奔馳;若然覺到氣餒和挫敗充斥你的生活,不妨重讀一下《SD》,應該可以給你打打氣的;再進一步,若有夢想未圓,但又因自己不再年輕而猶豫不決?櫻木會告訴你:「就是現在了。」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