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愛在炮彈橫飛中的「祁遇」

【詠物誌】愛在炮彈橫飛中的「祁遇」

【詠物誌】
祁文傑說,他人生充滿「祁緣」,都與畫有關。前半生畫漫畫,卅年前開始藏書畫。

他的大宅放滿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畫作,但一直念念不忘的唯獨豐子愷,珍藏百多幅真迹還不滿足,瘋狂到連忘年交、豐子愷九十歲的女兒豐一吟都忍不住勸他「收手」。

「但我還是不能自拔。」祁文傑搖搖頭笑說。記得他曾透露當年前女友陳淑蘭(蘭子)追他,也是靠一本豐子愷的《護生畫集》,那是黃霑專程相贈蘭子的「追仔神器」。最近,保利香港藝術空間舉辦「真善美——豐子愷愛在人間藝術展」,呈現祁文傑80張精選收藏,開幕禮便見到蘭子與祁生在豐子愷作品前摯談話舊。

展覽其中一幅《生機》很多人都知道對祁文傑有特別意義。此作最初正是見於1928年的《護生畫集》,弘一法師題詩:「小草出牆腰,亦復饒佳致。」畫的是簡單一條在石壁中生長的寸草,充滿生機。祁文傑跟我聊起2008年金融海嘯時,他就常將此畫自我鼓勵,憶想事業低潮時是如何捱過。「每當我情緒低落看到此畫,幾分鐘後便豁然開朗,它打動得我很深。」

用心解畫 最愛《大樹畫冊》

說到祁文傑一生最珍而重之的豐子愷收藏,首推《大樹畫冊》,他形容此藏品「價值連城」,是偉大的人文、歷史傳承。

「豐子愷在戰事中流離失所時畫的,有些很恐怖,現在而言要三級包膠袋。炮彈之下他還堅持用紙筆記錄一切,也是出於以善意警世。」祁文傑用心解畫。其中一幅畫了天使接炸彈,是他的最愛。「『我願化天使,空中接炸彈』,豐老五六十年前已講環保,好早洞悉大自然需要珍惜,他也畫過一幅『炮彈作花瓶、萬世樂太平』的反戰畫,他認為沒有愛世界是死的,所以『人間有愛』是他一生的命題。」

《大樹畫冊》的確是豐子愷生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收錄漫畫20幅。1937年豐子愷於抗日戰爭時期寫下了「寧當流浪漢、不做亡國奴」的心志,並展開了長達八年的藝術逃難之旅。在炮彈橫飛下仍心繫貧苦百姓,邊逃難、邊寫、邊記、邊畫,把逃避時所見、所聞、所感繪諸於紙上。扉頁「大樹畫冊」四字為豐子愷自題,開篇的「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絕」解釋了畫冊名的初衷。祁文傑早年有緣能收藏到,不過這次展覽沒呈現,因畫冊正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和浙江桐鄉市博物館展出,以紀念豐子愷誕生120年。

祁文傑形容,豐子愷作品於他,既是老師又是心靈雞湯。試過有人諷刺他不懂收藏,自己畫漫畫竟然愛筆觸粗糙猶如童畫的豐子愷畫作。他反指是太多人只愛外表標致的美女,不關心內涵。「看到當下世界的虛偽,爭奪為了錢,世界已沒道義可言,你看美國便知了。香港以前好和諧,不用關門睡覺,現在是鎖着門閉在房裏也會擔心。為甚麼呢?」祁文傑說,豐子愷畫作精髓是:忘了愛,天下無用,與現世成很大對比,所以珍貴。

「我敢說,世界無一畫家能寫到如此極致的人間意義,豐子愷不是用畫面來吸引你,是內在精神。所以他的畫不是看的,是要讀的。」祁文傑說。

豐子愷熱愛兒童,《大樹畫冊》另一張畫炮彈中喪命的嬰兒,都是他親眼所見。

撰文:鄭天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