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水滸傳》列入中小學生課外書我就笑,中華傳統沒有兒童文學,硬要拿經典充撐門面,四大名著都不宜,《水滸傳》尤其,並非刪去通姦殺夫、食人肉等情節便可以,是整體意識形態。
不過,套用在國情教育倒適合。
原著第十三回,赤髮鬼劉唐在鄆城縣破廟借宿,好夢正酣,突然被插翅虎雷橫一隊人五花大綁。雷橫職業都頭,相當於城管。香港人看這段難明白:形跡固然可疑,卻何事要拉要鎖?殊不知國情千載一貫,劉唐作為外來遊客,有人臉監控的,陌生已經係罪。雷橫執法後,首先不是押返衙門,而是「去晁保正莊上討些點心吃」。
托塔天王晁蓋職業保正,相當於村代表,習慣隨時準備酒食招呼人民子弟兵。劉唐偷偷告訴晁蓋:「特地送一套富貴來與保正哥哥。」原來,村代表也隨時準備發橫財的,淡淡定定向雷橫冒認是劉唐舅父──自然,並奉上花銀十兩,城管們立即放人,一場誤會啊!
還有段小插曲,「外甥」劉唐事後不服氣,追上去要搶回銀兩,雷橫當着部下面前和劉唐械鬥起來,可見王法也罷人情也罷,利字當頭竟如此明刀明槍。雷都頭漸漸落下風,幸虧路過的智多星吳用勸架,加上晁蓋趕到打圓場。吳用職業村校教師,相當於希望工程,亦打着那套富貴的主意,全民皆賊呀。
那套富貴,正是構成《水滸傳》高潮之「智取生辰綱」──大名府市長梁中書送給岳丈大人兼上司、政治局常委蔡太師生日賀禮,可不只一件兩件禮品,足足一大批物流,要士兵護送的。劉唐和吳用分別探聽到路線情報,遂向身兼江湖大佬和村代表的晁蓋商量截劫:「小弟想此一套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所謂不義之財,想想也知梁中書貪污得來,卻為什麼叫「綱」呢?綱,乃宋朝運輸團隊的名稱,最著名有宋徽宗的花石綱。這風流天子愛蒐羅奇珍石頭,向各地徵集,一船船送來。醉翁之意不只在石,由君主到大臣乘機沿途搜刮民脂民膏,方為主要目的。
於是你懂了,與「明日大嶼」別具匠心、志在天價買沙買石何其相似,官紳巨賈們又可從中發掘多少商機?
晁蓋一伙結果成功智取不義之財,港人當然不能仿傚。況且,你以為梁山好漢真劫富濟貧嗎?翻遍《水滸傳》全書,劫富多的是,濟貧基本上難覓,搵命搏圖個一世快活而已。
黑吃黑,才符合國情。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