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經】氣血虛會便秘 食蕉未必幫到手

【養生食經】氣血虛會便秘 食蕉未必幫到手

【養生食經】
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卻又是都市人的難言之隱。便秘患者除了需要忍受腹脹腹痛外,還可能要忍受痤瘡、口氣、痔瘡等問題困擾。那麼,如果便秘時,你一般會使用甚麼方法來解決呢?

部份病人大便不通時,會斷定自己上火,隨便找杯涼茶喝一喝,沒想到便秘卻越發嚴重。進食難消化或過於燥熱的食物,確實會造成便秘。但是,過量進食寒涼的食物,損傷脾胃,也會導致便秘。其實,中醫認為便秘不只一個原因,甚至還把便秘分成熱秘、氣秘、氣虛、血虛、冷秘等,所以不能單憑「便秘」一症就斷定自己上火。

便秘分五種 服中藥改變體質

很多人會問:「大便不通時,我吃益生菌、香蕉等就能解決,為甚麼要看中醫吃中藥呢?」中醫的治療是透過辨證論治,改變體質,從而改善便秘的情況。改變體質後,一般病人可以不依賴中藥而順暢排便。話雖如此,如果本來導致便秘的成因沒有解決掉,體質還是難以維持。

臨床上曾碰到一個受便秘困擾數年的病人,每次吃瀉藥時都能順利大便,可是停藥後,大便次數越來越少,來看病時已經一周沒有大便。除了便秘外,病人還有手腳冰冷、腰膝痠軟等症狀。最後,病人服用溫補脾腎為主的中藥大約二至三個月,改變了她的體質,停藥後仍然能保持每一兩天大便一次。

最後,建議便秘患者養成規律的大便時間,以及多攝取高纖食物。如果大家對於便秘或中醫治療有任何問題,建議詢問註冊中醫師。

註冊中醫師陳曉昕

撰文:陳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