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八運快盡,九運將至,九紫火星飛入中宮,不利大興土木。恐怕很多讀者看不懂,今天簡單解釋一下。八運九運,皆堪輿術語,一切由洛書開始。東漢大學者鄭玄說:「河圖、洛書,皆天神言語,所以教告王者也。」所謂「天神言語」,聽落好勁,但翻譯成今天粵語,其實即「火星文」,用英語講就是「It's all Greek to me」,只表示鄭玄看不懂。他一頭霧水也很合理,八卦、河圖和洛書都涉及抽象語言符號,跟中國古人思維大相逕庭。《易》於西方也沒對應系統,在地球哪兒都是火星文,而始畫八卦的伏犧,相傳又是「蛇身人首」的異形,難免令大家想起外星人。但洛書表面上只是九宮魔方陣:中宮之數為「五」,若以右下格為起點,順時鐘方向佈下「六、一、八、三、四、九、二、七」,則無論縱橫斜哪個方向,三格之數相加都是十五。
九宮的數,各代表不同性質(如五行、卦氣)的星,合稱「紫白九星」,即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綠木星、五黃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和九紫火星。只要再配上後天八卦,就可定方位,合成「洛書九星方位圖」。但此圖不是鐵板一塊,隨着時間的流逝,紫白九星會以中宮作起點,按一定軌跡飛行。八白土星飛入中宮,即中心數為八,就叫八運;中宮是九,稱九運,餘此類推。有了時間、空間、星性各項參數,洛書九星就能在某個形而上層面描述世界。
什麼叫「運」呢?運分小大,大運六十年,小運廿年。每年皆有不同的星飛入中宮,故大、小、年運可各有不同,必須層層剖析,綜合判斷。今天風水師常說的「八運九運」,實指廿年一周的小運。氣運計算的起點,是傳說的黃帝元年,即公元前2697年,六白金星(屬乾卦)飛入中宮。據坊間計法,八運由2004年開始,2023年結束,九運則始於2024年;但這算法不夠準確,若把卦數考慮在內,可推斷九運會提前四年來臨。九運當旺的是九紫火,離卦之象,代表火、電、兵戈。「明日大嶼」位於香港西南,行九運時,西南方飛入未得生旺的煞星六白金,被烈火剋死,其卦象為天地否,天地不交,「大往小來」。你說風水好嗎?以上所言,毫無科學根據,更不是董伯口中的「事實」。但我們是中國人,這套由老祖宗傳下來的偉大理論,是否比經濟學者的高見更有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