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House裏的人】
從來沒有親身見過鍾士元,這位人稱大Sir的政治人物,今天看,年齡及輩份,都是很高級數。
行政會議前召集人鍾士元,於本月14日離世,享年101歲。
曾經計劃訪問他,到他家門口等不是問題,但萬一等到,能跟他說甚麼才重要。為此,我嘗試用心看一下他的回憶錄。大狀才子輕輕對我說過此書枯躁,只有大Sir在倫敦Soho勇救鄧蓮如一幕使他淺笑。
紅燈區Soho 阻中東男搭訕鄧蓮如
我簡單覆述這一段:話說時任行政局首席議員鍾士元,一九八四年為香港前途問題,數度跟港督到倫敦。有一次,隨行眾人想到紅燈區Soho吃中餐,抵達時,放下盛裝的鄧蓮如在街上等他齊集同行者。誰料她在街燈下補妝,惹來一位中東男人搭訕,嚇得鍾士元以為來人意圖不軌,從遠處奔向太古集團大姐,大喝:「She's mine. She's mine.(她是我的)」後來的女男爵當時幽默感也不弱,說阿Sir破壞她好事,燈柱下徘徊的,說不定是位中東王子。
香港從政者寫回憶錄,誰能有彭定康的修煉呢?英國牛津大學的基礎,保守黨文膽的水平,黨魁同級的人脈,獨一無二末代港督的視野。我年前第一次看《香港回歸的歷程──鍾士元回憶錄》,以看香港歷史心態,越是事實陳述,越有真實感受。包括裏面提到一九八四年羅保動議立法局辯論,形容是「a debate about having a debate」,希望發動香港人對中英協議表達意見,並要讓中英兩國得悉意見。
書中所載,22位政府委任的非官守議員包括方心讓、田元灝、李鵬飛、周梁淑怡、譚惠珠及范徐麗泰等,全部支持「羅保動議」,羅保最後總結發言說:「信心是不能以命令來獲得的,信任是不可以權勢來博取的。不獲香港人信任的協議,絕不可能維護香港的安定繁榮。」
當年香港前途問題,是關於信心,換了今天,我們的前途是關於甚麼?三十四年前的香港人、香港格局,如何能夠啟動一個表達意見的機制?一個沒有民主的城巿,三十多年前後,不管是甚麼人,都是無力的。
爭取居英權 領教英國人的嘴臉
書中敍述,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當英國政府決定在九七年把香港主權和治權交回中國後,鍾士元希望能為香港爭取一個能維持現狀、詳盡而有約束力的中英協議。八四年五月,他與十一位議員到倫敦,希望在上下議院辯論香港前途問題前,爭取英國政客了解香港的立場書,包括若香港人不接受部份或某部份協議,英國將會有何反應?
那次行程,令鍾士元領教了英國人的嘴臉,下機便被英國記者爭相詢問是不是想爭取大量香港人來英國定居;與前港督麥理浩在見面時,對方更直說他們來得時間不恰當,立場不正確。當時外相賀維更說一眾議員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很難說服英國人他們是巿民代表。結果,鍾士元步出英國國會時,對大批香港傳媒說:「香港今日已處於危險關頭,如果你們同意兩局的立場書,你們應該公開表示,如果再不『出聲』,可能就再無機會『出聲』了。」
這一種說話,每一代香港人都在說,似曾相識。
一天後,香港傳來很多支持電報,赴英議員逐一向外相讀出。至夏佳理師傅張奧偉向賀維朗讀時,外相已氣得一臉脹紅。如果此說當真,殖民統治,港人想為前途表達意見,殖民主政的人卻說你沒有代表性,夾縫難處,此不過其中之一。
委任的人,要聽取民意,但沒有獲得正式民意授權,夾縫,不也是必然?又有一次,鍾士元到倫敦的Hong Kong House跟香港學生見面,當時劉慧卿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國際關係碩士課程,同時為無綫電視新聞部做兼職,又是記者又是學生,她記得鍾士元對學生表示想爭取香港維持現狀,有學生問是不是代表不可以再好?當下被大Sir說愚蠢。當學生以舉手表達支持或反對意見時,只有劉慧卿一個反對香港維持現狀。後來有位隨行的官員問她為何反對?她說:「我一向反對殖民地統治。」三十多年後,劉慧卿用現在的想法回看當年:「可以的話,我當然想巿民決定自己的前途。」她當然知道自決不會天跌下來的,民主也是。「加泰羅尼亞點解可以公投?不是天跌下來的。是他們本地政府籌組的,當時香港連爭取的一班人都沒有,那又怎會發生呢?」
九十年代,鍾士元先後被中國政府委任為港事顧問及加入特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從港英到特區政府,依然沒有完整的民意授權制度。他的徒弟李鵬飛說過,如果不想爭取民主,當初不會創立自由黨。民意與民主,師徒兩代有幾多進步?早前我聽李鵬飛說起跟大Sir的淵源,「我叫他做師傅,因為他給我很多意見,未必百分百對,但我們可以討論,我們從政的,都夾在中間。」飛哥送我師傅的回憶錄中英文版,從此,我不用再在圖書館借閱此書,也不怕畫花書頁。
101歲鍾士元近日辭世,李鵬飛神傷,記起他說師傅時的雀躍,「那本書我叫他寫的,那是2000年,我說,阿Sir,歷史是贏家寫的,我們那時就香港前途協議沒有多少紀錄……。」孤臣孽子,鍾士元書序中提到,他可能是唯一緊密參與整個香港回歸過程的土生香港人 。
每一代都有認為自己真心為香港的人,不論建制內外,只是,夾縫與無力感覺,卻也諷刺地代代相傳。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