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線索】
朋友黃雅麗喺專欄,提到「最近一年半載,創業圈子裏朋友們聚首的主要話題,並不是甚麼最新的人工智能或區塊鏈技術,而是去留問題」。然後指出,呢個現象,矽谷近年都有發生,好多年輕人搬離開長大嘅三藩市灣區,去其他城市生活。
越來越多土生土長嘅人離開,呢一點,行為上,香港同矽谷係好似。但離開嘅原因,就唔係咁似。矽谷嘅例子,離開嘅係科技行業以外嘅人,離開嘅原因,經濟問題佔好重。近幾年,更多嘅科技新貴同冒險人,從各地湧入去,谷高咗物價,同一時間,產業單一化傾斜於科技業,令當地非科技人越嚟越難搵到足以應付物價嘅工作。
中型科技公司 實驗遙距返工
離開矽谷,係期望喺第二度搵到經濟立足點。香港呢?如果係錢嘅問題,點解近一兩年忽然多咗咁多人諗住走?唔通2007年樓價唔高?當然比而家低好多,但都唔會形容為affordable啩。唔通2007年產業冇咁單一,我估,金融地產以外某啲產業,例如programming,而家比十年前更加吃香。
而諗住走或走咗嘅人,以我所知,好多係喺香港搵到食嘅,例如老闆。明日大愚出台之後,有個連一向冇諗過移民嘅中型科技公司老闆行家,都開始計劃。呢批人去第二度嘅話,反而唔容易搵得返而家嘅收入同生活質素。好友兩年前開始鋪路出走,為咗保持走後收入,逐步將公司變成同事遙距返工,終於嚟緊十二月會全家出國住一國月,如果實驗成功,公司運作正常,即隨時安心㩒掣。
IT打工嘅,條數仲容易計。一來,好多國家當IT係渴市專業,歡迎專才搬過去滿足吓當地需求,唔少人而家後悔點解當年冇攞番個IT degree。二來,programming用嘅語言同技術,放諸四海皆準,唔會水土不服。要搵得返而家嘅生活水平,比起其他大部份行業容易。
矽谷人問自己,我夠錢留低嗎?而香港人就問自己,我夠錢離開嗎?好明顯,兩個係唔同,甚至係極端相反嘅例子。錢嘅考慮,出走矽谷嚟講係驅動力,出走香港嚟講卻係阻力。有理由相信,如果唔係出走要考慮夠唔夠錢,更多人晨早坐言起行。
香港多咗50年自由 應當感恩
走嘅原因,大家都明。殖民秩序有高低之分,呢邊廂,香港從人類管理技術最高嘅英國,輸入秩序150年。嗰邊廂,滿人撤出中原後嘅秩序真空,乘虛而入咗感染咗蘇聯嘅列寧病毒秩序,一高一低差唔多100年,中間嘅差距大到連比較都係唔公平,根本冇幻想嘅餘地。
同行朋友阿Q啲諗,其實二戰時加簽嘅中英新約,收番張愛玲長大嘅上海自由區,順便包埋香港,只係一念之差。香港比上海自由區存在多50年,之後再加多十年剩餘秩序補埋時,呢60年,掉返轉睇算係執到嘅,而家先兼併入大灣區,應當感恩。
撰文: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