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近四年首次「全華班」對決

特稿:近四年首次「全華班」對決

自2014年D1足球決賽由英華書院對陣拔萃男書院後,往後三年決賽戲碼皆為拔萃男書院鬥國際學校,今屆香港華仁書院一路奮進,終打破國際學校的壟斷。

男拔萃此前連續兩屆於D1決賽鬥西島中學,15年則與香港國際學校競逐冠軍,今屆香港華仁殺入決賽為近年學界「男拔萃vs國際學校」的戲碼加添新意。觀乎今屆D1組12隊中,有西島中學、南島中學、香港國際學校及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共四間國際學校,由於國際學校球員體格身形平均在華人球員之上,華人學校與他們對壘時屢落下風,死球及高空球更如同罩門,過去三屆精英賽神射手皆由國際學校球員包攬,名將如Alex Jojo等於學界賽場入球停不了。

港超球員禁止踢學界

然而,華人學校於學界成績一般並不直接代表華人青年球員質素下降,一來自15年後學體會明文禁止與港超球會或其預備組有職業合約的球員參與學界足球賽事;二來自「334」學制推行後,適齡球員比舊制年輕一載,體格有異,與國際學校的強壯球員對抗難度更高。
記者:洪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