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網上書店購買了拜恩(Kobe Bryant、圖)的新書《How I Play》,看得津津有味。書中那些從未曝光的圖片當然精采,但讓我讀得最過癮的,還是他親自分析自己的訓練和思考方式;篇幅有限,就抽出幾點和大家談談。
拜恩在書中反覆強調「細節」(Details)一詞。他指出籃球的訓練方法其實萬變不離其中,當中的差別,就在於對待細節的認真程度,簡單如翻看球賽錄影亦然;例如不少球員都在重溫比賽片段時放錯重點,只沉迷於自己的精采表現而忽略更重要的東西─戰術運用、無球走動、與隊友的配合以至對手的行軍習慣等等。拜恩憶述自己觀看比賽重播的習慣:「由比賽開始那一秒後,把每一個進攻和防守都看上幾遍。看完、倒帶、重播;看完、再倒帶、再重播。這樣,到比賽時你才能牢牢記住該做甚麼,或不該做甚麼。」光看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翻看時時刻自我詢問:為何(Why)?
這樣做當然非常耗時。有別於三五知己相約看NBA,把每一次攻防都不停翻看和思考是相當累人的事情;不過對於這樣的功課,拜恩的評語是:很好玩。注重細節有助提升質素,「質素」之外,拜恩接近病態的迷戀「數量」幾乎人所共知─指的,是訓練的時數。對此他的回應是:「若我每天比其他人多練一點點,隨時日過去,別人就無論一天練足24小時都無法超越我了。」
除了書籍,拜恩在外國電視體育頻道主持的節目,亦以「Details」為名。他在節目就以自己如何觀看比賽錄影的方式,與觀眾逐一拆解細節。被他分析的有當今的球員,亦有自己過往的比賽;較有趣的是他在其中一集看回十多年前自己的表現時,不斷批評當時自己的出手選擇,責備自己太過浪射;魔鬼在細節,如何選擇亦很重要。文章見報之日,部份朋友或者要作出一個選擇;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出手選擇,或者更重要的,是要落場出手,別自我停賽。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