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了。那天我們在銅鑼灣晚飯,出來時還下着微雨,忽然很想念一種久違的小吃。
「不知哪有煨番薯呢?」用一個舊的大油桶炭烤,還有大鑊糖砂炒栗,還有小小的鵪鶉蛋……最傳統的溫心暖手燙嘴小吃。
「你以為是石塘嘴『溫心老契』嗎?」
笑死。但銅鑼灣找不着。朋友報料網上回應:「你們到北角地鐵站外看收檔沒有。」
該處有老夫婦開檔。尋香光顧,我們捧着艷橙色煨番薯,甘甜軟糯又溫暖,果然有「老契」feel。
娛樂花邊:賭王千金何超蓮見此小販攤檔,9秒9衝過去光顧。其實這與貼地或紆尊降貴何干?街頭小吃吸客,因甜品店台式芋圓地瓜圓,都好塑膠,沒芋頭番薯味;番薯糖水也是工整硬塊狀,薑不夠辣──這些我也會弄,只有帶蜜煨番薯是自己做不來的,即使市面有專用烤鍋,算了,還是街頭覓食省事,趁熱享受。
──暖手之餘,不免有秋後算帳寒意,佔中九子審訊開始了。退休攝影師司法覆核勝訴,公民廣場限制集會是違憲的,遲來的公義,但抗爭人士(尤其是大學生、年輕人)的冤案、冤獄,沒換到媚主政府班子道歉和賠償,還繼續打壓……手中煨番薯冷得快。